目錄 |
豆漿和雞蛋不能同吃嗎?
作者:趙之德
關于兩者相克的理由,流傳最廣的說法是,雞蛋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需要胰蛋白酶幫忙,而豆漿中含有一種胰蛋白酶抑制劑,可以抑制腸道中的胰蛋白酶活性,從而影響雞蛋中的蛋白質消化吸收,降低其營養價值。 這個理由用了一些醫學和營養學名詞,聽起來很“科學”,很有迷惑性,但實際上,這是對營養知識一知半解造成的誤區。
大豆(包括黃豆和黑豆)中確實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劑,它可以抑制人體胰蛋白酶的活性,從而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但胰蛋白酶抑制劑遇熱不穩定,加工成豆漿過程中,經煮沸加熱8分鐘即可被破壞85%以上,其中雖然尚含少量熱穩定蛋白酶抑制劑,但活性較低,不足以干擾到雞蛋蛋白質的消化吸收。
更何況,即使豆漿沒有被充分加熱,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劑也是先影響豆漿中的蛋白質消化,別忘了,豆漿本來就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和牛奶含量相當),哪輪的上雞蛋這個“外人”呀。
所以,豆漿和雞蛋完全可以一起吃,所謂的“相克”是完全沒有道理的。只是需要注意,大豆中除了胰蛋白酶抑制劑外,還有植物紅細胞凝集素、脂肪氧化酶等抗營養因子,無論是否和雞蛋搭配,豆漿都需要充分煮熟煮透,否則影響點蛋白質的消化吸收還是小事,嚴重的可能會引起中毒,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和腹瀉等胃腸癥狀。目前,市售豆漿和合格家庭全自動豆漿機自制的豆漿都經過了充分加熱的,可以放心飲用。
其實從營養和健康角度看,豆漿不僅可以和雞蛋一起吃,還是不錯的搭配,營養上可以取長補短,相得益彰。豆漿蛋白質雖屬于優質蛋白,但不足之處是蛋氨酸含量較少,而雞蛋中蛋氨酸含量高,如果一起食用,雞蛋中豐富的蛋氨酸可以彌補大豆中的蛋氨酸不足,從而提高整體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此外,雞蛋的高膽固醇一直是人們最擔心的,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將增加冠心病和腦卒中風險。而豆漿中不僅不含膽固醇,還富含可以干擾膽固醇吸收的膳食纖維和植物甾醇。兩者一起吃,使我們既能獲得雞蛋豐富的營養,又能減少膽固醇的危害,是很好的搭配。
總之,豆漿和雞蛋不僅可以一起吃,而且還是很好的搭配,但一定要記得,豆漿需要煮熟煮透才能喝。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就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炸為98%,老炸為81. 1%,開水、牛奶沖蛋為92. 5%,生吃為30%~50%。由此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松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注意: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會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煮蛋方法
煮雞蛋時經常會出現蛋殼破裂,避免破殼的基本要領是“開水煮冷蛋”。
蛋殼破裂的原因是由于蛋清蛋黃在加熱時體積會膨脹,而且液體膨脹率大于固體蛋殼的膨脹率,當內容液體的體積大于蛋殼容量時,蛋殼就會脹破。
但是,雞蛋里的蛋白質在凝固時會收縮,如果把雞蛋快速加熱,當蛋清外層受熱膨脹時,內部還是冷的,沒有膨脹,總膨脹量就比較小,蛋殼膨脹增加的容量以及雞蛋里氣室的容量就能承受,不會脹破。繼續加熱,內部開始受熱膨脹時,外層蛋清已經凝固收縮,總膨脹量也比較小,蛋殼也不會脹破。快速加熱的最好方法就是把雞蛋直接放入開水里煮。具體做法是:
待水開后,把涼雞蛋擱在小漏勺里放入開水中煮8分鐘即可熟透(想吃半熟雞蛋可以減少煮的時間),這樣既可避免燙手又可防止跌破蛋殼,而且時間易于控制。只要保持水開,小火即可。雞蛋要涼,剛從冰箱取出的雞蛋或者在冬天最好,如夏天雞蛋不在冰箱存放,把雞蛋在冷水中浸泡一會兒涼透也可減少破殼。冬天,雞蛋和水都比較涼,即使用涼水煮,只要水少,加熱快速,蛋殼一般也不會破。
最錯誤的做法是,雞蛋放在冷水里小火緩慢加熱,熱量有足夠的時間傳遞到雞蛋內部,蛋清蛋黃內外同時受熱膨脹,膨脹量大,結果脹破蛋殼。這時往往蛋清還沒有達到凝固溫度,蛋清會流出殼外,凝固成白色團絮狀。
雞蛋煮多久
“3分鐘雞蛋”是微熟雞蛋,最容易消化,約需1小時30分鐘消化;
“5分鐘雞蛋”是半熟雞蛋,在人體內消化時間約2個小時;煮沸時間過長的雞蛋,人體內消化要3小時15分鐘。
“5分鐘雞蛋”不僅軟嫩、蛋香味濃,而且有益于人體攝取營養。 雞蛋皮怎么剝
煮雞蛋有時不好剝,其原因一是雞蛋沒有煮熟,這樣的蛋剝一塊皮掉一塊蛋白。二是蛋雖煮熟了,但蛋殼和蛋白粘在一起,即使一塊一塊把殼剝下來,蛋白也會被帶下,費時費力不說,看上去也不美觀。為此,可將煮好的蛋,趁熱放在冷水中浸一浸,再剝就好剝了。
據分析,每百克雞蛋含蛋白質12.8克,主要為卵白蛋白和卵球蛋白,其中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并與人體蛋白的組成極為近似,人體對雞蛋蛋白質的吸收率可高達98%。每百克雞蛋含脂肪11~15克,主要集中在蛋黃里,也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蛋黃中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固醇類、蛋黃素以及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D及B族維生素。這些成分對增進神經系統的功能大有裨益,因此,雞蛋又是較好的健腦食品。
一個雞蛋所含的熱量,相當于半個蘋果或半杯牛奶的熱量,但是它還擁有8%的磷、4%的鋅、4%的鐵、12. 6%的蛋白質、6%的維生素D、3%的維生素E、6%的維生素A、2%的維生素B、5%的維生素B2、4%的維生素B6。這些營養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它們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修復人體組織、形成新的組織、消耗能量和參與復雜的新陳代謝過程等。
【蛋白質】:雞蛋含豐富的優質蛋白,每100克雞蛋含13克蛋白質,兩只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于50克魚或瘦肉的蛋白質。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豬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是最高的。
【脂肪】:每100克雞蛋中含脂肪11. 1克,大多集中在蛋黃中,以不飽和脂肪酸為多,脂肪呈乳融狀,易被人體吸收。
【膽固醇】雞蛋黃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每百克可高達1510毫克,因此,不少人,特別是老年人對吃雞蛋懷有戒心,怕吃雞蛋引起膽固醇增高而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科學家們研究發現,雞蛋中雖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但同時也含有豐富的卵磷脂。卵磷脂進入血液后,會使膽固醇和脂肪的顆粒變小,并使之保持懸浮狀態,從而阻止膽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積。因此,科學家們認為,對膽固醇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吃2個雞蛋,其100毫升血液中的膽固醇最高增加2毫克,不會造成血管硬化。但也不應多吃,吃得太多,不利胃腸的消化,造成浪費,還會增加肝、腎負擔。
【氨基酸】: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而谷類和豆類都缺乏這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其它微營養素】:雞蛋還有其它重要的微營養素,如鉀、鈉、鎂,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達7毫克/100克;蛋中的磷很豐富,但鈣相對不足,所以,將奶類與雞蛋共同食用可營養互補。雞蛋中維生素A、B也很豐富。
【每100克的營養成分】:
能量156千卡 蛋白質12.8克 脂肪11.1克 碳水化合物1.3克 葉酸113.3微克 膽固醇1510毫克 維生素A194微克 硫胺素0.13毫克 核黃素0.32毫克 煙酸0.2毫克 維生素E2.29毫克 鈣56毫克 磷130毫克 鉀154毫克 鈉131.5毫克 碘27.2微克 鎂10毫克 鐵2毫克 鋅1.1毫克 硒14.34微克 銅0.15毫克 錳0.04毫克
泡菜百科泡菜古稱葅,是指為了利于長時間存放而經過發酵的蔬菜。一般來說,只要是纖維豐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像是卷心菜、大白菜、紅蘿卜、白蘿卜、大蒜、青蔥、小黃瓜、洋蔥、高麗菜等。蔬菜在經過腌漬及調味之后,有種特殊的風味,很多人會當作是一種常見的配菜食用...農業百科副業
臘肉百科臘(xī)肉是指肉經腌制后再經過烘烤(或日光下曝曬)的過程所制成的加工品。臘肉的防腐能力強,能延長保存時間,并增添特有的風味,這是與咸肉的主要區別。...農業百科副業
蜂蜜百科蜂蜜是蜜蜂從開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釀制的蜜。蜜蜂從植物的花中采取含水量約為80%的花蜜或分泌物,存入自己第二個胃中,在體內多種轉化酶的作用下,經過15天左右反復醞釀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氨基酸豐富到一定的數值時,同時把花蜜中的多糖轉變成人體可直接吸收的單糖葡萄糖...農業百科副業
植物油百科植物油是由不飽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從植物的果實、種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亞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農業百科副業
牛奶百科牛奶是最古老的天然飲料之一,被譽為“白色血液”,對人體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牛奶顧名思義是從雌性奶牛身上所擠出來的。在不同國家,牛奶也分有不同的等級。目前最普遍的是全脂、低脂及脫脂牛奶。目前市面上牛奶的添加物也相當多,如高鈣低脂牛奶,其中就增添了鈣質。...農業百科副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