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閘蟹喂“避孕藥”? |
作者:小雅 文章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15/9/23 11:19:30 |
|
作為全國各地從事河蟹養殖、管理、科研、經營等活動的企業和事業單位及部分從事河蟹養殖、經營的專業個體大戶自愿組織起來的全國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中國漁業協會河蟹分會,我們在此鄭重聲明: 根據權威專家論定和我會實際考察,網傳“池塘養蟹用避孕藥”、“用避孕藥快速催長大閘蟹”之說,這是無中生有、無稽之談,這種謠言在實踐中缺乏例證,在理論上缺乏依據。 經過漁業科技工作者30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已建立起了一整套河蟹生態養殖的理論體系和技術體系,并在全國推廣應用。河蟹在清水環境中生長良好,也不容易患病,一般很少用藥。因而養出了“青背白肚、金腳、黃毛”的清水大閘蟹。從來沒有用過避孕藥,避孕藥對河蟹生長沒有什么作用。再說,比如二十畝一個池塘,水深一米的話,即使達到百萬分之一(1ppm)的濃度,就要投入13公斤的避孕藥,有那么多避孕藥買嗎?能買得起嗎?這顯然是一種臆想,一種謠言,一種對農民極不尊重、對社會極不負責的無知之言。 為了確保河蟹的品質,各地河蟹協會協助各級漁業主管部門相繼制定了河蟹有關質量標準,加強河蟹無公害基地、出口基地建設和品牌建設,通過“五個統一”(統一苗種供應、統一養蟹技術、統一投入品渠道、統一供銷渠道、統一商標)來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特別是農業部漁業局對我國的重點漁業市、縣都設有“三個中心”(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病害預測預報中心、水環境檢測中心)。凡是上市商品蟹,中心均定期對其抽樣監測。多年來,在這些測定中,從未發現過有避孕藥的殘留物。 因此,可以負責任地講:我國的河蟹養殖從整體上講是健康的,其產品是安全的,用避孕藥催生河蟹是不存在的。建議有關媒體在發布有關農產品質量新聞時,先到信息源地作些調查,或征詢一下有關專家的意見,注意正面引導農業產業的健康發展。 大閘蟹養殖投放避孕藥成為最近網上驚曝的“內幕消息”。 對此,多地官方及行業組織都已“辟謠”,蘇州市陽澄湖大閘蟹行業協會會長楊維龍直言“無中生有”! 楊維龍說,大閘蟹一生中要脫18次殼,在這一生長、脫殼的過程中,如果給它吃激素、避孕藥之類的藥物,不可能促進螃蟹生長,反而會造成它無法脫殼、暴死。 “西風響,蟹腳癢。”楊維龍表示,這句傳統民諺體現的是“螃蟹性腺成熟后的躁動”。如果使用激素、避孕藥,會干擾螃蟹的生理過程,導致雌蟹的黃、雄蟹的膏都發育不全。這種蟹在市場上想賣掉都困難,更不要說賣出精品蟹的高價了。蘇州陽澄湖心的蓮花島漁民黃建平稱給蟹喂避孕藥“完全是瞎說”。他說,只有“清水”才能養出“清水大閘蟹”,臟水是養不出來的。養蟹的漁民最重視水質,水、草、螺螄、螃蟹構成一個鏈條,水質不好,螃蟹就長不大、長不好。往養殖水面拋動物尸體來養蟹,這只會污染水質,更何況,螃蟹根本不吃“腐爛的動物尸體”,螃蟹只吃新鮮的水草、螺螄、玉米、魚蝦。 大閘蟹喂“避孕藥”?全國漁業科技入戶首席專家、上海海洋大學王武教授在給中新網記者的書面解答中稱:“池塘養蟹用避孕藥”是假議題。他說,凡是上市的商品蟹,農業部漁業局所設監測中心均會定期對其進行抽樣監測,從未聽說有避孕藥的殘留物。特別是出口的河蟹,都通過了相關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要過幾道關才能放行。據王武介紹,中國水產科技人員經過30多年的研究與實踐,已建立起池塘生態養蟹的一整套理論和技術體系。目前,中國的養蟹重點縣均有生態養蟹的技術標準,均按無公害、綠色食品的養殖標準來實施。 楊維龍還介紹,今年的陽澄湖大閘蟹定于本月16日才開捕,第二天可以在北京市場上市了。而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所謂的“正宗陽澄湖大閘蟹”全部都是冒牌貨。他表示,由于陽澄湖大閘蟹價格比較高,供應很緊張,今年將首次全面退出批發市場這一銷售渠道。只有專賣店、超市和經過授權的高檔酒店三個渠道可以銷售大閘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