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走訪新倉鎮石路、杉青港、蘆灣等村,看到許多蘆筍大戶的種植大棚內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在雙紅村蘆筍科技園,農技師費玉良采收了150公斤新鮮蘆筍,不出園區就被從杭州趕來的蘆筍經紀人搶購一空,每公斤售價高達20多元。
“今年第一批蘆筍就這么旺銷,為我們種植戶開了一個好頭。”費玉良喜滋滋地告訴記者,今年科技園種植的100多畝“格蘭德”優質蘆筍,銷售應該不成問題。記者了解到,雖然今年蘆筍的市場價格較去年有所降低,但市場需求量有所增大,因此總體經濟效益還是比較可觀的。
據介紹,新倉鎮今年大棚蘆筍較往年實現了提早采摘。一位蘆筍種植大戶告訴記者,提前上市主要依靠科學管理,“一般我們現在都能做到冬季采用四膜覆蓋,春夏秋則按照常溫加以適度覆蓋的科學栽種模式。”記者了解到,利用科學的種植管理方式,不但采摘出的蘆筍開裂少、口感好,而且實現了一年四季有新鮮蘆筍上市,增加了蘆筍的產量,提高了蘆筍種植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