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顯示,糧食播種面積穩中略降,糧食單產水平提高。據了解,2019年,各地在保障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的同時,穩步推進耕地輪作休耕試點工作,調減低質低效作物種植,擴大大豆、雜糧等優質高效作物種植規模,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作物,全國糧、經、飼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初步統計,2019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17.41億畝,比上年減少1462萬畝,下降0.8%。此外,谷物、豆類、薯類三大類糧食單產水平均有所提高,主要糧食品種單產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今年糧食生產呈現出幾個特點:分季節看,夏糧和秋糧增產,早稻減產;分品種看,除稻谷有所減少外,其他主要作物產量均有所增加;分地區看,內蒙古和東北地區糧食增產較多。整體來看,今年氣候條件較為適宜,有利于糧食作物生長發育,占全年糧食產量96%的夏糧和秋糧單產均較上年有所提高。
據分析,從全國看,大部分地區沒有出現大范圍災情。7月下旬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旱情持續發展,出現較為嚴重的伏秋連旱,給局部地區雙季晚稻等秋糧作物生產帶來一定的影響。各地積極開展抗災救災,加之10月份湖北、湖南等地出現有效降水,旱情對全國秋糧生產影響較有限。
2019年全國糧食生產喜獲豐收,有利于鞏固農業農村良好發展形勢,有利于充分發揮“三農”壓艙石作用,穩定市場,穩定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