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聚金融資源,分層分類實施
一是積極爭取金融總部加大傾斜力度,今年以來先后促成進出口銀行、太平洋保險、浦發銀行與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均將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等作為支持重點。二是推進市屬法人銀行落實央行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持續推動渤海銀行、天津銀行、天津農商行、濱海農商行四家法人銀行加大支農支小信貸投放。截至目前,四家法人銀行共計發放支農支小貸款和再貼現196.72億元。三是強化考核監督。繼續深入實施《天津市法人銀行服務實體經濟考核實施細則》、《在津中資銀行分支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監測評價實施細則》,對全市4家法人銀行和43家在津中資銀行分支機構服務實體經濟效果進行監測評價,通過激勵與約束并重,引導銀行機構在服務在“三農”等重點領域加大支持。
二、深化機制創新,精準撮合對接
一是建立重點農業企業幫扶專項機制。今年4月份以來,市金融局、市農委等部門組織相關金融機構以“發點球”方式對天津市重點農業企業(含農戶)的融資需求進行有力協調,加大精準撮合對接。截至10月底,共精準幫扶農業企業76家,涉及金額2.47億元。二是強化金融支持外貿力度。引導金融機構助力農產品出口企業發展,截至10月底,服務農產品金額6935萬元。三是督促融資擔保發揮作用。將服務“三農”等情況納入融資擔保機構監管記分指標體系。促成天津市融資擔保發展基金與20余家銀行建立常態溝通機制,與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簽訂《銀擔“總對總”批量再擔保合同》,天津市成為全國首個“總對總”批量再擔保業務落地省份。
三、創新金融產品,豐富融資渠道
一是全面支持復工復產。農發行天津市分行儲備糧油貸款累計投放18.6億元,支持各級儲備糧收儲80.24萬噸。天津農商銀行發揮涉農區域網點優勢,為農戶做好基礎金融服務。二是創新涉農信貸產品。農業銀行天津市分行在全市涉農區內開展“百鎮千村”信用信息建檔立卡工作,推廣以農戶信用信息為基礎的“惠農e貸”信用貸款模式。郵儲銀行天津分行推出“樹苗貸”、“糧食貸”、“水產養殖貸”、“飼料貸”等特色涉農產品。國開行天津市分行推出“公司+合作社或協會+基地+農戶”的“中天藥業”模式,累計吸納貧困戶就業200余人,人均增收6000元。三是發揮保險保障功能。中信保天津分公司通過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涉農企業約100家,支持農產品出口2.07億美元,同比增長11.29%;向13家涉農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金額超過4500萬美元;通過海外投資保險支持涉農境外投資項目2個,承保總金額3300萬美元。人保財險天津分公司擴大三大主糧作物保險承保覆蓋面,承保玉米101.33萬畝,小麥67.58萬畝、水稻33.72萬畝;承擔政策性育肥豬風險金額11.8億元,支出賠款2401.94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