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興安縣漠川鄉張家崎村銀杏樹白果累累 |
作者:愛杰 文章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15/10/20 10:39:34 |
|
很多再次來到張家崎的游客欣喜地發現,這里變了,路修好了,房屋變漂亮了,村里不僅辦起了農家樂,還有了觀景臺、停車場。今年以來,作為自治區首批特色旅游名縣的興安縣,為繼續做靚“特色文章”,該縣立足銀杏資源豐富的優勢,全力打造“桂北老家”銀杏村,以點帶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突出特色,今年以來該縣夯實特色基礎,率先打造5個“桂北老家”銀杏村,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張家崎村就是其中之一。 1.首批打造五個“桂北老家”銀杏新村 興安是全國有名的銀杏之鄉,擁有悠久的銀杏栽培歷史,全縣銀杏面積達19萬多畝,分布10個鄉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銀杏風光帶。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金黃的銀杏葉引來大量賞葉和采風的游人。“我們獲得全區首批特色旅游名縣,為了繼續將特色‘文章’做得更精彩,我們利用銀杏大縣的資源優勢,結合獨具特色的桂北民居,打造鄉村旅游新亮點。”興安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副縣長唐慶林說,近年來,興安縣鄉村旅游發展迅速,華江高寨、嚴關馬頭山等一大批鄉村旅游點憑借優美的自然風景、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慕名而來的游客不斷增加。但大部分鄉村旅游點普遍存在缺乏統一規劃、本地特色不濃、資源整合薄弱、功能配套不全等問題。為打造鄉村游精品,該縣選擇一批交通便利、民風淳樸、特色鮮明的鄉村先行試點,重點打造“桂北老家”銀杏村。 據介紹,該縣打造的第一批“桂北老家”銀杏新村鄉村旅游示范村包括漠川張家崎、白石水源頭、崔家高澤、高尚三灣等5個自然村。新村規劃將“小青瓦、坡屋頂、白粉墻、青石墻裙”一座座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村落與成片的銀杏融合在一起,融入到新農村建設中去,做到屋前有大樹,樹下有人家;同時整合村里環境,提升整村人居環境。另一方面扶持村民大力發展農家樂,增加經濟收入,積極引導村民利用銀杏資源,叫響“到銀杏之鄉,住銀杏之家,品銀杏茶,賞銀杏風光”的口號,令游人充分體味回歸大自然的樂趣。 第一批“桂北老家”銀杏新村打造項目整合住建、林業、環保、旅游等相關部門資源,預計總投資達2500萬元,實施項目包括村容村貌整治、配套設施建設、房屋建筑修繕及特色農業扶持等等。 2.群眾成生態鄉村建設主力 初秋的傍晚走進漠川鄉張家崎村,只見村內的銀杏樹如同列兵站在路邊迎接客人的到來,微風吹來,它們仿佛在講述這個村落的歷史和文明。“我們村共有5000多棵銀杏樹,樹齡百年以上的有200多棵。”村里的老人文世元說,全村人均達到10棵銀杏樹。成片的古銀杏樹成為當地的一大景觀,每年到了深秋的時候就有很多人來村里賞銀杏葉,但是當時村里的人都沒有發展鄉村旅游的意識,游客來了別說停車場了,就是連吃飯的農家樂都沒有。現在好了,政府不僅為我們規劃了銀杏公園、停車場,還引導我們做起了農家樂。 據了解,張家崎村被確立為該縣打造“桂北老家”銀杏新村以來,全村依托古銀杏樹資源,圍繞“田園美、村莊美、生活美”建設,挖掘和突出村中生態特色,以“旅居一體”為新村建設理念,開展實施村中公共服務中心、居民生活區、銀杏觀賞區和兩個果園觀賞采摘區“一心四區”建設;同時以葡萄園、銀杏林、田園風光和生態休閑旅游新村落等旅游資源為依托,將生態景觀與鄉村休閑體驗融為一體,打造以農業觀賞采摘、鄉村休閑、戶外旅行、山水觀光為主要功能的旅游生態新村。 在打造“桂北老家”銀杏村的建設中,村民自覺設立新村建設公約,出錢出力積極參與新村建設。漠川鄉黨委書記石峰志告訴記者,目前,該鄉已發動村民完成進村道路、銀杏公園的修建,并對停車場用地進行了平整。下一步,該鄉還將對全村主干道路進行硬化,對房屋立面進行改造,全鄉旅游觀光、水果采摘、農家樂等呈現出欣欣欣向榮的良好態勢。 3.村民在家門口致富 興安縣白石鄉水源頭村的秦家大院,大院古色古香,院內有保存完好的明清時期的建筑,古宅四角屋檐飛翹,彩繪花鳥蟲魚;門窗精雕細鏤,飾以琴棋書畫,堪稱廣西桂北民居歷史博物館。村內宅前屋后都是上百年的銀杏樹,深秋時節陽光明媚,黃燦燦的銀杏葉熠熠生輝,隨風搖曳,十分漂亮。許多游人專程來這里欣賞銀杏美景,拍照留念。銀杏葉隨風飄落在樹下,滿地都是黃金葉,一些游人欣喜地坐在銀杏玩起自拍,然后馬上將圖片發到微信朋友圈中分享擴散。到了賞葉的季節,水源頭村內游人如織,在觀賞銀杏的同時,還可以欣賞秦家大院古建筑藝術。進村的游客多了,一些村民擺出自家產的紅農產品出來賣,村民家養的土雞被游客搶購,有的村民搞起了農家樂,有新的致富門路。 同樣被列為打造“桂北老家”銀杏新村的崔家鄉高澤村,經過全方位的村容村貌的全面改造、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屋后大片大片的銀杏林地面上,全都鋪上了灰色的青磚;林立的銀杏林,迎著微風舒展著枝葉,撒下一地婆娑的樹影,整個村莊充溢著迷人的銀杏風情。 “現在雖然還沒有到欣賞銀杏最佳的時候,但是也迎來了操著各地口音的游客。”村民王世軍介紹說,現在,游人不再匆匆看完風景就走,而是留下來品嘗了他們的農家飯再走了。讓他做夢也沒有想到的是,自己在家里也可以賺錢了。 “10月份起,只要是來我們村旅游的游客,前100名我們就免費送他白果。”曾是村里支書的文橋榮笑瞇瞇地說,目前他們已經準備了上千斤白果了,希望可以送給更多來游玩的人。 以上就是關于白果的內容了,如果您有更多關于白果的信息想要知道,可以點擊查看農業之友網站白果頻道詳細了解,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