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根小小的魚刺,在29歲的夏玲喉嚨中躲了上十天,如果不是醫生另辟蹊徑去找,估計現在還難以找到。
家住光谷的夏玲10天前去韓國旅游,當天中午吃的海鮮,不慎誤咽了一根海鰻刺。當時,夏玲嘗試了吞飯團、喝醋等民間土方,卻一點效果也沒有。晚
上,她只好到韓國當地最大的醫院檢查,值班的耳鼻喉醫生給她做了電子喉鏡,卻沒看到魚刺的蹤影。第二天,醫生又為她預約CT檢查,結果仍是“未發現異物”。醫生懷疑是咽部被魚刺劃傷后感染,就給她開抗生素吃。
但吃了六天抗生素,夏玲還是感到咽部刺痛。她旅行結束后回到武漢,立刻來到了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值班的陳金醫生聽完夏玲曲折的就醫經歷后,斷定她口腔內有刺,但是和在韓國的檢查相似,電子喉鏡檢查從口腔進入咽部時,也看不到魚刺。
頭頸外科門診醫生周良強很納悶,想起以前老教授們曾說過,電子喉鏡如果在口腔內檢查,有時會因角度問題看不到異物,但從鼻腔去也許會有新發現。于是,周醫生將電子喉鏡從鼻腔進入檢查,果然,一根約2毫米的魚刺在夏玲的右側扁桃體下現身——這魚刺很小,又是透明的,從喉部看只是一個小點,所以就“隱形”了。
在確定了位置后,讓夏玲苦惱了10天的小小海鰻刺很快就順利取出了。
據周良強醫生稱,如果魚刺一直不取出,將造成進食困難、感染、膿腫等,甚至會刺破血管。他提醒,被魚刺卡住后,不能采用大口干咽飯團的辦法試圖將魚刺推壓下去。這樣做,細軟的魚刺可能僥幸被帶進胃內,但大而堅硬的魚刺有可能因此越扎越深,造成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