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螞蚱養殖技術蝗蟲種類繁多,全世界已知1萬余種,我國約有1千余種;分布廣泛,是極為常見的昆蟲之一。人類與蝗蟲的關系非常密切,蝗蟲既是農林生產的大害蟲,又是傳統食用昆蟲,另外也是重要飼料蛋白來源。近年來,在日本、泰國、法國及我國山東等地,蝗蟲已成為高級餐廳的美味佳肴。日本每年從我國進口上百噸速凍中華稻蝗。在泰國,以“油炸飛蝦”為美名的油炸蝗蟲,已成為受當地人青睞的大眾化保健食品。蝗蟲作為一種昆蟲食品資源,還具有生長周期短、食物轉化率高等優點。可以被人類食用的蝗蟲種類很多,以飛蝗、稻蝗、竹蝗、蚱蜢為主。本文以東亞飛蝗為例,介紹蝗蟲類的人工越冬高效生產養殖技術。
形態特征
東亞飛蝗屬直翅目、蝗總科。
成蟲 體長♂32.4~48.1毫米,螞蚱養殖技術♀38.6~52.8毫米;體呈黃褐色或綠色,前翅長且發達,后翅無色透明,后足蹬彈有力。
卵囊及卵 卵囊黃褐色,長筒形,長45~67毫米,中間略彎,上部稍細。上部1/5為海綿狀膠質,下部含卵粒,卵粒間由膠質黏結。每塊卵45~85粒,最多200余粒,呈4行斜向排列。卵粒淺黃色,長約6.5mm,呈圓柱形、香蕉狀。
若蟲(蝗蝻) 共5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