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首批試管兔子誕生 |
作者:hanan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5/12/11 16:02:05 |
|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稱,世界首批“試管”小狗出生了。據悉,共有7只試管長耳小獵犬誕生,此外,這一技術對研究未來人類和動物的疾病將有很大的好處。而據悉,在中國,首批"試管動物"是窩兔子。 1959年,美籍華人張明覺首次實現哺乳動物體外受精;從兔子宮回收獲的精子,在體外同卵子結合,然后根據"同步化"的原理,將受精卵 移植到另一只假孕雌兔的輸卵管中,經過"借體懷胎",繁殖出世界上第一只體外受精培育成功的試管仔兔。由于體外受精一般都在試管內進行,所以稱為試管動物。也有成為"體外受精動物"。 不論是中國第一只試管兔,還是第一支試管牛,或者是試管豬,都是在南京誕生的:1986年,在江蘇省農科院畜牧獸醫研究所胚胎工程實驗室,全國第一批試管動物--試管兔誕生;1989年,全國第一只冷凍體外受精胚胎試管牛同樣在南京誕生;僅隔一年,全國第一批試管牛又誕生在了南京。 創造這些奇跡的,是江蘇省農科院胚胎工程實驗室,其領頭人是被稱呼為中國"試管動物研究之父"的范必勤。昨天,記者來到了范老南京的家中,聽他回憶了一個個奇跡創造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形成的新興學科--胚胎工程一步步發展的印跡,在老人的描述下也漸漸清晰起來。 首批"試管動物"是窩兔子 "試管動物"與"試管嬰兒"一樣,是將哺乳動物的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完成受精過程,'并培養成胚胎,移植入雌性動物生殖道內而獲得后代。 范必勤原在江蘇省農科院從事家畜繁殖和人工授精研究。1982年一1983年,他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從事倉鼠和牛、猴的胚胎發育、胚胎移植和體外受精研究。回國后,他主持了江蘇省農科院胚胎工程研究室的科研工作,開始研究家兔的超數排卵、胚胎移植和體外受精。 "試管兔"是第一個被他攻克的動物。"當時,我國從德國引進了一批優良的安哥拉毛兔。剛引進時,有20%的母兔子不育,而一對安哥拉毛兔的進口價格高達250美元,養殖戶根本買不起。如果國內能掌握數排卵和胚胎移植技術,就能自己生產這種兔子,然后普及給養殖戶。" 1986年,范必勤邀請了兩名美國專家來胚胎研究室合作研究試管兔技術。通過國內外專家的共同努力,終于在1986年10月,一只母兔"借腹懷胎",并順利地產下了兩窩共五只"試管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