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貴妃雞養殖場的選擇、布局及建設 |
作者:王文釗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6/7/6 15:29:59 |
|
一、養殖場的選擇養殖場的選擇、規劃、設計、在養殖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它決定了養殖場以后的可持續性發展,它的選擇應注意以下幾點: 1、應選擇離城鎮鄉村居住區、其它養殖場、工業污染源區500m以外的地方,且應建在其上風口、上水口。 2、盡量不選擇有養殖史的地方,如果是舊場改造應徹底消毒凈化。 3、養殖場應建在交通方便,有220V電源1~3路。能保證充足的水源,且水質良好,無污染,如用井水作水源一定要用深井水。 4、平原地區應選擇地勢高、干燥、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稍有坡度的平地為宜;山區及丘陵地區應選擇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坡度較小的半山腰。為保證雞舍防寒保溫,建場時一定要考慮避開冬季西北風的侵襲。土壤應以沙壤土為好,此土質有良好的透水、透氣及保溫性,且微生物不易繁殖。 二、養殖場的規劃布局養殖場建設一般是將長軸與當地夏季主導風向(一年主要入風口)垂直,并且要考慮冬季寒風的侵襲,因此應采取坐北朝南或偏東南的方向。場內一般設兩條道路,一條為清潔道,用于運輸飼料、種蛋、種雛等;另一條為臟道,用于運輸糞便、商品雞、病雞等,兩條道路不能交叉。小型養殖場可根據自己的條件和需要來布局。 三、各區域建設(一)生活區、辦公區:其主要是供員工居住,生活及辦公所用,可根據個人情況設計,無特別要求。 (二)消毒區:在進入生產區的大門邊應建立一個消毒更衣間,以便員工出入生產區進行消毒便衣而用,要求能密閉,內安裝消毒設備(紫外線消毒燈或臭氧發生器)在大門中設消毒池,要求寬2m左右(便于運送飼料等通過),長度一般在2~3m(大于汽車輪子周長)深度在20m2以上。 (三)飼料房或加工間:大小視養殖規模而定,1萬只以下的一般在30~40m2左右。要求:隔熱、通風良好,可設地窗和高位窗使空氣能對流;門窗屋頂能密閉以防潮防鼠,可在鋪設地板時在土層鋪上塑料薄膜可以防潮。 (四)藥房:藥房同飼料房一樣有20~30m2即可,主要是存取藥品使用。 (五)工具房,倉庫要求通風,干燥。 (六)雞舍的建筑 ⑴基本要求 ①雞舍應有良好的保溫防暑性能。冬季溫度低于5℃時雞采食量增加,而飼料利用率及產蛋率卻下降。夏季溫度高于30℃時,雞的產蛋量、蛋重.飼料的利用率及蛋殼厚度勻下降。所以建舍時應盡量選擇保溫隔熱性能良好的建筑材料,在北方可增加北墻的厚度及減小北窗的面積。屋頂、吊裝頂棚,可取得保溫防暑的效果。 ②通風良好。雞舍的通風換氣量及氣流速度對控制舍溫、排除雞體排泄和呼出氣體的水份,保持舍內空氣新鮮具有重要的作用。雞舍一般采取機械通風和自然通風。采用自然通風的雞舍最好設地窗及高位窗,有利于空氣的對流及污染空氣的排出。 ③防潮:舍內應濕度適宜,若長期潮濕,雞體的抗病能力減弱,羽毛污垢。舍內的濕度可通過通風換氣來調節,也可在建設時在地面土層先鋪上一層塑料薄膜可防潮濕。 ④光照:使用封閉式雞舍的應安裝足夠的燈頭及購買發電機以防停電時使用,使用開放式雞舍的應選好雞舍的位置,以座北朝南為好,雞舍窗戶的大小要適宜,種用雞舍的窗戶與地面面積之比以1:4~5為宜,育雛舍及育成舍可小點。每個雞舍都應安裝足夠的燈頭及電源插口,以防需要人工增光時使用(特別是育雛舍及產蛋雞舍)。 ⑤防疫:為了提高消毒效果,地面一般鋪設水泥或地板磚,墻壁應光滑,應有1m左右的墻裙,雞舍的入口處應設消毒池。 ⑵雞舍結構要求 ①雞舍長度跨度:雞舍的長度應根據擬建雞舍的地勢、地形來設計。以能滿足飼養計劃的要求,方便管理為準。跨度則根據屋頂形式,內部設備的布置和雞舍的類型來決定,一般開放式雞舍以5~8m為宜。總之一棟雞舍大小不超過3千只雞的飼養量為宜。 ②雞舍高度:一般雞舍從地面到屋頂檐口的高度為2.5m,舍內中部的高度不低于3.8m為宜。 ③雞舍形式:雞舍形式一般有全封閉式、半封閉式、附加運動場式、全敞開式。雞舍屋頂形式有單坡式、雙坡式、雙坡入字形有天窗式、鐘樓式等。屋頂最好設置隔溫層,里面填充稻殼稻草、鋸末屑或泡沫板等,以便保溫隔熱。屋頂兩側應留有相應寬度的檐口,以便遮陰擋雨。不管何種雞舍形式,主要是由投資大小及南北氣候條件等來決定的。對于育雛舍一般都采用有窗、半封閉式雞舍。對于北方主要是考慮冬天保溫問題,而南方則主要考慮夏天的降溫隔熱問題。飼養貴妃雞一般都增設運動場。運動場的大小占雞舍面積的2/3以上。 ⑶墻壁與地面 墻壁的有無、多少厚薄主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和雞舍類型而定,氣溫高的地區可使用簡易大棚式雞舍,只有屋頂,四面無墻或只有三面有墻,需設網防逃。而北方則須四面有墻,兩面有窗、門。氣溫較高的地區墻壁可稍微薄一些,而氣溫寒冷的地區墻壁可稍厚些。對于內墻面及地板則以水泥面為宜,且不能太粗糙便于清洗消毒。 ⑷雞舍門窗與通道 雞舍門一般設在兩側,窗戶位置一般定在南北墻,南墻位置高、也較大,北墻位置低、窗戶也應更小,北墻地窗位置一般設在離地面高15~20cm左右,須在內側扎上鐵絲網,以防雞鉆出及防野獸進入,同排每一個窗戶間隔一般不超過5m。 ⑸保溫加溫設備 ①地下煙道式育雛:煙道加溫的育雛方式對中小型養殖場和較大規模的養雞戶較為適用。它用磚或土坯砌成,結構可多樣,較大的育雛室煙道條數可多些,采用長煙道,較小的育雛室可采用田字形環繞煙道。其原理都是通過煙道對地面和育雛空間加溫。在設計煙道時,煙道進口的口徑應大些,往出煙口處,應逐漸變小,進口應稍低些,而出煙口應隨煙道的延伸而逐漸提高,這有利于曖氣的流通和排煙,否則將引起倒煙而不能使用(煙窗的高度應為煙道長度的1/2~1/3)。此種方式飼養有利于預防球蟲及白痢的發生。 ②地面煙道式:此種方式適合于網架育雛及厚墊料地面平養方式,其主要是對育雛室整個空間加溫,可采用鐵爐加導煙管。鐵爐燒煤或燒鋸末等,利用大于直徑10cm的鐵皮管或陶泥管將煙導出雞舍外,此種方式簡單、加溫快,但降溫也快,投資少,使用時應注意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③采用熱風爐設備加溫:此種方式能加強雞舍通風量,減少呼吸道疾病的發生,但其運行成本較高及一次性投資成本也高,中小雞場一般不采用。 ④保溫燈或電執傘:此種方式加溫簡單易操作,但缺電地區不宜采用,使用時應注意用電安全及防止保溫燈太靠近易燃物品引起火災。 (七)孵化室、出雛室、儲蛋室、沖洗消毒間的建設 ⑴孵化室要求 ①地板墻面便于排水、防潮、防水。 ②通風良好可增設排風扇。 ③隔熱效果良好可在屋面裝吊頂或加隔熱層。 ⑵出雛室:要求和孵化室一樣,兩室最好能分開或隔開。 ⑶儲蛋室:要求同孵化室一樣,有條件須加設空調,面積可小點,室溫要求低于20℃。 ⑷沖洗消毒間:要求四壁地板光滑,易沖洗能防水,易排水、通風良好,能密閉。 (八)實驗室:要求完全密閉只有通風孔,有專用消毒間,墻壁地板天頂應光滑防水易沖洗 (九)隔離舍:與育成雞舍同樣 (十)糞便處理場:應砌發酵池或沼氣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