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芋頭污斑病發病規律】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芋枝孢霉Cladosporium colocasiae Saw.侵染引起。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在病殘體上越冬,可在病組織上或土壤中營腐生生活。翌年,在環境條件適宜時,病菌以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借助于氣流或雨水濺射傳播蔓延,而后病部不斷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加重危害。南方菜區,病菌輾轉侵染,周年發生,無明顯越冬期。
病菌喜高溫、高濕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范圍為20~38℃ ,最適宜發病的氣候條件為溫度25~32℃ ,相對濕度90%以上。芋艿的最適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至采收期,發病潛育期7~15天。芋生長期間高溫、高濕有利于病害發生與流行。
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芋污斑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7~10月。夏秋季雨水較多年份發病重,田間郁蔽、偏施氮肥、植株生長衰弱或旺而不壯的田塊發病重。

【芋頭污斑病防治方法】
(1)選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地塊種芋,嚴禁在陰濕地種芋。
(2)注意密度適宜,不使株間郁蔽高濕。
(3)加強肥水管理,提高芋株抗病力。避免偏施、過施氮肥芋株旺而不壯,或肥分不足芋株衰弱,誘發或加重發病。
(4)收集并燒毀病殘葉。
(5)發病初期及時噴布藥劑防治,藥劑可選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或80%新萬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80%捷豐王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