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拱棚春蘿卜栽培技術
1.選用良種
早春的氣溫較低,并且不穩定,種植春蘿卜必需選用耐抽薹的良種。目前,適宜大拱棚栽培的主要是白蘿卜,品種有:早春大根、白玉春、春早生、春玉1號、春玉2號等。
2.整地施肥
蘿卜適宜在土質疏松、土壤肥沃以及前茬未種過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塊上種植。冬前深翻土地35厘米左右曬垡,可消滅一些地下害蟲。播種前10-15天,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糞肥5 000千克左右,腐熟的餅肥100千克,氮磷鉀復合肥50千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千克,拌勻撒施后,再將棚地淺翻一遍,耙細整平。南北方向起壟,壟距80厘米,壟頂寬40厘米,壟高20厘米。

3.適期播種
大拱棚栽培春蘿卜,一般于2月上中旬播種,播種過早溫度低,蘿卜苗易通過春化階段而先期抽薹。播種應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采用穴播,穴深1.5-2厘米,穴內先澆水,待水滲下后,每穴點播3-4粒種子。每壟播種2行,小行距30厘米,大行距50厘米,株距25厘米。覆土后平整壟面覆蓋地膜,以利于保溫、保濕,促種子早發芽。
4.科學管理
(1)溫度和光照:播種前15-20天扣好大拱棚膜。蘿卜出苗前,白天一般不通風,夜間在棚膜上加蓋一層草苫保溫。草苫要適當早揭晚蓋,保證每天有充足的光照時間,盡量提高大棚地溫,促蘿卜早出苗。幼苗出土后,及時破膜引苗,夜間棚內最低氣溫控制在8-12℃,白天棚溫超過28℃時通風降溫,保持20-25℃,防止蘿卜幼苗高溫徒長,形成高腳苗。肉質根膨大期,白天溫度保持在18-20℃,夜間控制在10-15℃。當外界夜間最低氣溫保持在15℃以上時,棚膜上可不再加蓋草苫。

(2)及早定苗:蘿卜苗出齊后,進行間苗,長到有2片真葉時定苗。或在蘿卜苗長出2-3片真葉時一次性定苗。
(3)肥水管理:大拱棚春蘿卜幼苗期一般不澆水,以免降低地溫。“破肚”時澆一遍水,每667平方米隨水沖施復合肥10-15千克。肉質根膨大期澆二遍水,隨水沖施復合肥15-20千克。以后,可根據蘿卜生長情況,酌情澆水追肥,保持地面見干見濕,收獲前5-7天停止澆水。
(4)及時收獲:大拱棚春蘿卜的收獲要根據品種和播種期來確定,一般以肉質根充分膨大為適期。收獲過早蘿卜產量低,過晚價格下降,收入減少。
病蟲害防治 危害大拱棚春蘿卜的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病毒病、軟腐病和黑腐病、蚜蟲、菜青蟲等。霜霉病可選用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6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病毒病在防治好蚜蟲,減少傳毒介體的基礎上,于發病初期用1.5%植病靈1 0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軟腐病和黑腐病可采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或新植霉素3 000倍液防治。蚜蟲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或10%吡蟲啉1 000倍液防治,菜青蟲可用5%抑太保或5%農夢特乳油2 000倍液防治。以上病蟲害防治措施,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