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參銷售個人和家庭消費取代高端客戶
據調查顯示,高端海參價格走低主要是受海參規模化養殖和南方低價海參沖擊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從2013年開始,隨著河北、福建等大量非傳統海參產地的海參養殖大量興起,山東海參和遼寧海參就感受到了激烈的市場競爭。然而國家限制三公消費等政策又在此時實施,加上最近一兩年經濟的低迷,讓海參在高端渠道的銷售大受沖擊,“高價海參”市場也出現需求持續的下滑。
為應對”高價海參“價格下滑,許多公司大力奉行“以量保價”,希望通過增加銷量,“薄利多銷”,失去的銷量竟慢慢回來了。雖然機關、國企等單位客戶在公款消費禁令下逐漸流失,但是家庭和個人客戶卻多了起來,海參產業有望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北京市場平價海參受追捧
每年的春節,是海參銷售的明顯旺季,隨著2016春節的臨近,北京海參市場的銷售又如何?記者走訪了多個北京海參專賣店調查發現,北京海參市場正掀起一股“節儉風”,反對鋪張浪費成為消費主流觀念,提倡節儉的人越來越多。高價海參禮盒近兩年銷量一直萎靡不振,但堅持高品質平價戰略的海參品牌都做到了逆市增長。北京海淀區一家海參專賣店老板告訴記者,“現在還想著賣高價,估計以后生意都很難做,市場變天了。
宮品海參北京雙井店負責人告訴記者,“產業經過兩年多的調整,現在確實出現一番新的景象。以2015年中秋期間的銷量為例,我們北京多店的銷量同比去年均有一定的增長,并且客戶群較往年又較大的變化,前些年節日期間基本是以企事業單位團購為主,去年則發現團購對象偏向于以家庭和個人為主,偏向于簡約包裝而非豪華的禮盒裝,很多客戶都是拉著一些同事朋友一起過來買的,買的多可以享受更多的優惠折扣。”
這家身處逆市確做的風生水起的宮品海參就是堅持高品質平價戰略的代表,它擁有完整的海參產業鏈,并自建覆蓋了全國的廠家直銷網絡,實現所有銷售渠道100%全直營,讓高品質平價的海參直接到達了消費者的手中。
對海參行業來說,與其說是行業這幾年走入低谷,不如說是行業這幾年走入改革期,因為雖然高端海參的銷售有所下滑,但這兩年國內海參行業無論是總產值還是總銷量其實一直都是在增長的,新形勢下面臨的轉型改革幾乎不可避免,如果不能迅速地作出反應則可能逐漸退出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