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湘潭3000公斤臺灣泥鰍滯銷 |
作者:小七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5/12/21 10:23:24 |
|
俗語說“天上斑鳩,地下泥鰍”,意思是兩者都是難得的美味,泥鰍也素有“水中參”的美譽。 可近來,湘潭縣河口鎮的張幜一家,卻望著自家養的3000多公斤臺灣泥鰍發愁。原來,由于市場供給量大增、價格下滑,各地臺灣泥鰍都出現了滯銷。“我們一家人都快急死了,希望有批發商能上門收購。” 3000多公斤臺灣泥鰍滯銷26歲的張幜是一個勤奮的農村伢子。3年前,他在網上了解到,臺灣泥鰍生長快、得病少、營養價值高,于是投入12萬元改造自家的4畝水塘,接著又花四五萬元買來了魚苗和飼料。 頭兩年形勢喜人,來找張幜取經的農戶絡繹不絕。在他的帶領下,周邊很多農戶開始養殖臺灣泥鰍。“旺季時,各地水產市場的批發商上門來收,都不用我們撈,一斤能賣到20元左右。”張幜回憶。 “去年我們主要銷往鄰近的批發市場,如長沙、株洲。但今年廣東地區開始大規模養殖臺灣泥鰍,廣東的氣候一年四季都可以養,有成本優勢,導致供給量大增。湖南本地的飲食習慣又不同,不怎么吃臺灣泥鰍,所以批發商不太愿意來收了。”張幜無奈地表示,如今他的3000多公斤臺灣泥鰍全部滯銷。為節約成本,他只好減少投料,魚體也開始消瘦,“雖說臺灣泥鰍不怕冷,但養到來年春天,還是怕生病。” 親朋好友齊上陣幫忙推廣“當初兒子要養大家聽都沒聽過的臺灣泥鰍,我和老公猶豫過。但看他干勁十足,我們也就全力支持。”張幜的母親蘇新華說,由于品種原因,臺灣泥鰍比本地土泥鰍個頭大,不了解的人以為是放了激素。“實際上,我們從來不放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臺灣泥鰍對麥麩、油糠等天然飼料的蛋白質吸收好,所以才長得大,最大時只要四五條就有一斤。” 自從家里的臺灣泥鰍滯銷,蘇新華開的家庭旅館里就多出了一道道新菜——爆炒泥鰍、水煮泥鰍、紅燒泥鰍、泥鰍湯…… 蘇新華還總結了一些炒臺灣泥鰍的心得。比如,油炸前用鹽水泡一下,泥鰍不會那么“調皮”,炸完加切碎的大蒜、蔥花、剁辣椒爆炒,再水煮。泥鰍高蛋白低脂肪,高血脂、高血壓的人吃了也不會有負擔。 讓張幜欣慰的是,不少親友知道滯銷的情況后,都上門幫他推廣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