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芍藥生長在北方海拔500-1500米之間的草原和山地。生長周期為4-5年。為毛茛科植物芍藥或川赤芍藥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莖、須根及泥沙,曬干切片入藥。赤芍藥氣微香,味微苦、酸澀,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功效,主要用于治療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等癥。
赤芍藥的產地
赤芍藥主產于內蒙古額爾古右旗、牙克石、鄂侖春旗、扎蘭屯、鄂溫克旗、科爾右中旗、科爾右前旗、阿榮旗、扎魯特旗、扎賚特旗、莫力達瓦、巴林左旗、多倫、突泉等內蒙古東部地區。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亦有分布。
川赤芍藥集中生長在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帶,海拔3000-3500米的山原和峽谷地,主產于四川阿壩、色達、木里、理縣、甘孜等地,甘肅、青海、貴州、新疆、云南也有分布。

內蒙古東部的赤芍藥俗稱粉赤芍藥,質量上乘,“糟皮粉渣”,氣微香,享譽海內外,是唯一能夠出口的赤芍藥,特別是多倫被譽為“赤芍藥之鄉”。
目前尚無規模家種報道;價格以前內蒙貨略高,近年來由于內蒙資源不足,與甘肅貨基本持平。
赤芍藥的服用禁忌
赤芍不宜與藜蘆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