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追肥
吉林省東部山區,水稻田施肥總量應保持在每公頃施純氮(N)150-170公斤、純磷(P2O5)75-85公斤、純鉀(K2O)75-85公斤,氮∶磷∶鉀為1∶0.5∶0.5。氮肥分配比例為底肥∶補肥∶穗肥∶粒肥=4∶3∶2∶1;磷肥全部做底肥;鉀肥50-70%作底肥、30-50%做穗肥。在施足底肥的情況下,要科學施好補肥、穗肥、粒肥。具體做法是:
補肥: 6月中旬施入,每公頃施純氮(N)45-51公斤
穗肥:7月上旬施入,每公頃施純氮(N)30-34公斤、純鉀(K2O)23-43公斤。
粒肥:8月10日前后視稻田長勢長相酌情施入。長勢差的地塊或出穗后稻葉落黃的地塊追一次粒肥,每公頃施純氮(N)15-17公斤。
2、灌溉
“淺-濕-淺,干濕交替”灌溉。
移栽期至有效分蘗終止期:移栽時淺水灌溉,保持水層1-3厘米;移栽后至返青深灌5-7厘米護苗;返青后至有效分蘗末期淺灌3厘米促分蘗。
有效分蘗終止期至幼穗分化期:干濕交替,長勢旺的田塊適度曬田7-10天,控制無效分蘗。
幼穗分化至乳熟期:“淺濕間歇灌溉,淺灌為主”。即:灌一次3厘米左右的淺水,待水層自然落干至田面無水時再灌第二次水。遇17度以下低溫時,深灌20厘米以上深水層“護苗保胎”,預防障礙型冷害,減少空秕率。抽穗至開花期保持3厘米淺水層。灌漿后期“干濕交替,以濕為主”。
乳熟期至收獲期:此時稻田應保持土壤濕潤。蠟熟期“干濕交替,以干為主”。即:灌一次淺水,自然落干時間比灌漿期適當延長3-5天,然后再灌下一次淺水。灌溉要采取晝停夜灌方式進行,收獲前7-10天斷水。
3、除草
對每公頃用60%丁草胺1500毫升+10%農得時230克,或用18%異噁·甲戊靈900-1200克在返青后采用毒土法封閉除草效果不好的田塊,每公頃用滅•二合劑(滅草松與2甲4氯復配劑)2000毫升在水稻分蘗末期進行莖葉處理除草;或對稗草多的田塊每公頃用二氯喹啉酸600克在稗草2.5葉期進行莖葉處理除草。
4、病蟲害防治
稻瘟病:今年降水多,空氣濕度大,稻瘟病發生的可能性大,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在葉瘟達到二級時或發現葉瘟急性斑時應立即進行劑防治。在出穗初期和齊穗期各噴施一次藥劑預防穗莖瘟。具體方法如下:公頃用13%稻潔可濕性粉劑900-1200克,兌水600-750公斤噴霧;公頃用40%富士一號乳油1.5公斤兌水500-600公斤葉面噴霧;公頃用20%三環唑可濕性粉劑1.2-1.6公斤,兌水500-600公斤噴霧;公頃用6%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0.9公斤兌水250公斤噴霧。
稻曲病:出穗前5-7天,公頃用30%DT可濕性粉劑1.5公斤或公頃用20%井崗霉素可濕性粉劑0.75公斤兌水300-450公斤噴霧。
稻水象甲、負泥蟲、潛葉蠅: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辛硫磷乳油進行防治。
水稻二化螟:在7月初至7月中旬,幼蟲沒蛀莖前公頃用5%殺蟲雙顆粒劑15-25.5公斤直接撒施;或公頃用康寬150毫升,兌水450公斤噴霧。
5、適時收獲
90%以上的稻粒成熟變黃,或穗軸有三分之一變黃時,適時收獲。收割后及時晾曬、脫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