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露,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黑豬肉有相當一部分有名無實。有的企業自己不養黑豬,而是直接從農戶那里收購,甚至“見黑豬就收”;有的企業自己雖然黑豬養殖,但是用杜洛克等國外豬種進行雜交,致使豬肉品質得不到保證,更別提有機認證;有的黑豬肉賣到每斤近百元,而有的只賣十幾元;有的賣家聲稱黑豬一年能養到300多斤,但真正的國內黑豬品種,養一年很難超過200斤。
今年推銷黑豬肉的企業明顯增多,其風頭直接蓋過了普通豬肉。業內專家表示,由于成本上漲導致飼養普通豬利潤微薄,養豬業往高端發展未嘗不是一條值得探索的“突圍”之路,但也應當注意到其潛在風險,切忌一哄而上。
在國際會展中心二層,黑豬肉的展位普遍裝飾得比較顯眼,“生態”、“健康”、“營養”、“安全”等概念及圖片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前來咨詢。導報記者粗略數了一下,這樣的展位不下10家。其中,既有人們比較熟悉的里岔黑豬、煙臺黑豬、萊蕪黑豬.太湖黑豬等,也有最近殺入市場的聊城古漯河黑豬、日照五蓮黑豬、章丘的樂虎土豬等。其價格普遍較高,大多在每斤40元以上,最高的達到每斤160元。
在養殖規模上,各企業也是鉚足了勁展開競爭。其中,里岔黑豬存欄量達到5000頭,萊蕪黑豬超過了1萬頭,古漯河黑豬達到3萬頭。煙臺黑豬目前的存欄量是2000頭,為搶占市場制高點,威海市煙臺黑豬保種場計劃用5年時間進行新場擴建,從而建立起“膠東第一豬”的完整產業鏈。
“我們既養普通豬,也養黑豬和野豬,不過由于前者利潤微薄,今后的重點肯定會向后兩者傾斜。”他所在的企業年生豬出欄量約5000頭,其中,黑豬和野豬各占了約1000頭,僅在當地銷售就供不應求。為此,他們專門申請注冊了地方黑豬繁育公司,準備今年將黑豬和野豬的存欄量增長一倍,并將銷售觸角向濟南等市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黑豬養殖市場的前景也吸引了大學畢業生。畢業后在一家養豬場當獸醫。期間目睹了豬病和原料漲價對養豬業的打擊,兩年前便萌生了自己創業進行健康黑豬養殖的念頭。目前,其公司飼養的有氧土豬已經達到2000頭,并在濟南設立了銷售點。
一哄而上存隱憂

“我參加過多屆畜博會,感覺來本屆博覽會推銷黑豬的企業最多,也難怪,養普通豬賺不了幾個錢,往高端發展也是一條‘突圍’之路吧。”在展會現場,山東省畜牧協會生豬產銷分會副秘書長周開鋒頗有感觸地對導報記者說。
據介紹,由于黑豬是篩選特有豬種進行純糧喂養,不添加違禁藥物,因而肥膘少、膽固醇低、氣味香醇,符合人們追求食品健康、安全的新需求,近幾年得到快速發展。從去年開始,盡管豬肉價格高位運行,但生產成本也水漲船高,更多的養豬戶不得已轉向飼養附加值較高的黑豬土豬甚至野豬。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山東省的各類黑豬肉品牌至少有20多個,市場已漸趨飽和。
與此同時,黑豬市場的亂象也暗藏隱憂。據透露,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黑豬肉有相當一部分有名無實。有的企業自己不養黑豬,而是直接從農戶那里收購,甚至“見黑毛豬就收”;有的企業自己雖然養豬,但是用杜洛克等國外豬種進行雜交,致使豬肉品質得不到保證,更別提有機認證;有的黑豬肉賣到每斤近百元,而有的只賣十幾元;有的賣家聲稱黑豬一年能養到300多斤,但真正的國內黑豬品種,養一年很難超過20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