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鱒魚仔魚培育
培育池面積10~200平方米,寬1~2米,長為寬的2~6倍。入水形式采取并聯排列進水,池水深度20~30厘米。水質應符合GB11607的規定。適宜水溫為10~12℃。
如果采取并聯進水的培育池,要在接近水源的上游設置改造。使用前對培育池作徹底清刷,并用20毫克/升漂白粉或200毫克/升生石灰消毒。注入的新水只能一次利用,不宜重復使用。
培育池一般為長方形水泥池或瓷磚池,面積可大可小,一般為20~100平方米。進水口設置閘網罩,防止有害生物進入和魚苗逃逸;排水口最好寬一些,用適當的絲網制好防逃閘門。從進水口到排水口要有一定的傾斜度,以便于集污和排污。
要注意供水量和水流速,避免堆積,導致窒息死亡。孵化稚魚在每個平列槽內每平方米可放養1萬尾,用稚魚池每平方米可放2~4萬尾,注水量每10萬尾需30升/分鐘以上,最好達到60升的注水能力,以便隨著魚苗的生長調節水量。
上浮稚魚不喜光,要避免強光照射,給水要適當,以稚魚不貼上排水閥門或欄網為準。
虹鱒魚魚苗放養
放養密度對魚苗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有很大影響。密度過大,活動空間較小,水質條件會變差,溶氧量低,生長緩慢;密度太小、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但水資源利用率不高。上浮稚魚培育期,一般以每平方米放養不超過5萬尾為宜。
放養的魚苗,要求游泳活潑,無畸形的為體質健康的魚苗。放養密度為水槽內10000尾/平方米,飼養2周后再轉入稍大的水泥培育池,在水泥培育池中密度為5000尾/平方米。
稚魚的放養數量和供水量與水溫有關。在相同面積下,水溫越高,放養量要越少,需要的水量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