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雛雞育雛期養殖管理要點
作者:紫楓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6/12/3 11:31:43

雛雞育雛期養殖管理要點 農業之友網

1、溫度。

溫度是育雛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提供適宜的溫度條件能有效地提高雛雞成活率。1-3日齡33-34℃,4-7日齡31-32℃,以后每周遞減2-3℃,每日遞減0.5℃,第四周時降到21-23℃保持穩定。溫度是否合適不但要看溫度計,更重要的是觀察雞群的精神狀態和活動規律。溫度適當,雛雞現活潑好動,食欲旺盛,睡眠安靜,睡姿伸展舒適,雞群疏散,均勻俯臥。溫度過低,表現行動遲緩,頸羽收縮直立,雞群密集向熱源靠攏。溫度過高,雛雞張嘴喘氣,遠離熱源,大量飲水。溫度忽高忽低,會影響雞后期生長速度和成活率。

2、開水。

雛雞出殼后第一次飲水稱開水,一般雛雞出殼后,毛干3小時可給萬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溶液作為開水,并連飲3天,以消毒腸道后才用常水作為飲水。要求水溫與室溫相近,另外要防止斷水、缺水。應該做到飲水不斷,隨時自由飲用。飲水要清潔衛生,水槽要經常清洗,以保持清潔。

3、開食。

剛出殼的雛雞體內有足夠的卵黃,3―5天內可供給雛雞部分營養物質,適時開食有助于雛雞腹內蛋黃吸收,有利于胎糞排出,促進其生長發育。雛雞的開食,可在雛雞充分飲水2-3小時之后,一但有6-7成的雛雞可以隨意走動,雛雞群中有一半的雛雞有啄食行為時開食為宜。開食要飼喂全價配合飼料,定時定量,飼喂次數一般是前兩周每天喂7次,3-4周齡時每天喂6次,5周齡時每天喂5次,6周齡時每天喂4次。由于雛雞消化機能差,故不可過食。過食會引起消化不良,喂八成飽就可以了。從第三周起可以在飼料中拌入適量的干凈細沙喂雛雞,以便逐步提高雛雞的消化機能。

4、密度。

合理的飼養密度,是保證雞群健康,生長發育良好的重要條件,因為密度與育雛舍內的空氣、濕度、衛生以及惡癖的發生都有直接關系,雛雞飼養密度大時,育雛舍內空氣污濁,氨氣的氣味大,濕度高,容易發病。飼養密度一般要求1-2周齡30-40只/平方米,3-4周齡25-30只/平方米,5-6周齡20-25只/平方米。

5、通風。

通風是排出雞舍內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換進新鮮空氣,通風量隨著日齡增加而逐漸加大,以進入舍內不感到悶和氨氣刺鼻為宜。要嚴防雛雞感冒,要求做到在通風之前,先提高育雛室溫,通風時間最好選擇在中午前后,通風換氣應緩慢進行。

6、光照。

合理的光照是為了促進雛雞的采食和生長,一般人工補充光照,第一周采用24小時連續光照,每15平方米舍用40瓦燈泡離地約2米高,第二周逐漸減至19小時,換25瓦燈,第三周起可用自然光。

7、預防。

為防止雛雞各種傳染病的發生,應根據雞免疫程序,做好馬立克、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傳染性支、喉氣管等疫病的免疫工作。藥物預防:第一周防白痢藥:氟哌酸、VA、VB1;第二周加喂抗生素(如土霉素)、球蟲藥、慢性呼吸道病藥;第三周防霍亂可加滅霍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