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蓮藕褐紋病防治 |
作者:雪玉 文章來源: 更新時間:2017/10/14 10:42:33 |
|
一、發病癥狀該病主要危害蓮藕葉片,葉柄上較少表現病征。在蓮藕葉正面初始產生針頭大小的圓形黃褐色小斑點,在葉背面尤為明顯,以后逐漸擴大成直徑0.5~2.0厘米的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大斑或暗褐色枯死病斑,葉背面病斑顏色較葉正面略淺,呈褪綠色的大黃斑。病斑稍凹陷,病斑上有或無明顯的褐色同心輪紋,病健邊緣清晰,四周具細窄的褪色黃暈。浮葉正面的病斑多呈深褐色,中后期病部易腐爛,用手觸摸,上表皮易脫落,但不穿孔;離葉的病斑上表皮雖已壞死,但不易脫落。中后期往往數個病斑擴大融合成大的不規則形焦枯病斑,嚴重時除葉脈外,整個葉面上布滿病斑,致使半葉至全葉干枯死亡。田間連片流行發病時,遠眺藕田病區似火燒狀。 二、防治方法1.輪作換茬,避免連作 實行水旱輪作,是防治該病的最佳方法。發病田塊一定要實行3年以上輪作,尤其是上年度發病較重的藕田,與水稻等禾本科作物或大蒜、藥芹等經濟作物換茬,可有效減少病菌在田間積累,減輕侵染危害。 2..因地制宜選用抗病、耐病性較強的品種 鄂蓮4號、鄂蓮5號抗病性較強,品質優且產量高。必須選用無病種藕或在無病田塊選留種藕。種藕應選用前端肥大的2~3節整藕,因其營養豐富,藕葉可較早伸展出水面,有利增強抗病性,減少病菌初侵染機會。 3.及早清潔藕田 在蓮藕生長中后期隨時采摘病葉,帶出藕田外集中深埋或燒掉,但需注意不要折斷藕葉柄,以免雨水或塘水灌入葉柄通氣孔,引起地下莖腐爛。收獲蓮藕前將病葉清除,采收蓮藕后盡量清除田內蓮藕殘體,并立即集中到藕田外深埋或燒毀。另外,在立冬(11月7日至8日)后對藕田土壤進行消毒處理,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公斤拌細干土100公斤混勻后撒施,然后深翻耕地,冬閑凍垡。 4.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不能一味為了提高產量而增加單位面積的種植密度,否則易造成田間郁蔽,引發病害。只有合理密植才能使田間通風透光性能良好,保證藕株生長健壯。播種后宜灌淺水,以利于溫度升高,使種藕提早發芽。 5.加強肥水管理 選擇土質好、灌水方便的田塊種蓮藕。施足經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基肥。蓮藕生長期間追肥注意適時適量,應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適當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 依據蓮藕的生長發育階段進行水層管理。蓮藕生長前期氣溫較低且立葉少,水層宜淺;中期高溫季節水層宜深;后期水層又適當放淺,利于長藕和氧氣交換。注意水溫要控制在35℃以下。在臺風、暴風雨來臨前及時將藕田水灌足、灌深,風雨過后及時排水。 6.種藕消毒 種植前對種藕進行消毒處理,將種藕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1000倍液中浸20~30分鐘。也可以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對種藕噴霧,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24小時,晾干后種植。 7.種藕田預防病害 對于上年發病的藕田,栽前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5公斤,加干細土10~15公斤拌勻撒施消毒土壤;或每畝用生石灰100~150公斤消毒。 8.用藥防治 浮葉一般首先受害,噴藥于葉片正面;中后期以離葉受害為主,噴藥于葉片正反兩面。在發病初期,及時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按1∶1比例混勻后兌水800倍液噴施;或噴灑0.5∶0.5∶100倍式波爾多液;或用77%氫氧化銅(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700倍液、50%咪鮮胺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70%乙膦·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0%苯醚甲環唑微乳劑2000倍液、25%嘧菌酯懸浮劑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000倍液、58%甲霜·錳鋅(雷多米爾·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4%噁霜·錳鋅(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時先噴田塊中間植株,后噴四周植株。因蓮藕葉片上蠟質較多,在噴藥時最好加入少量洗衣粉,以增強藥液黏著力。應選擇無風晴天噴藥為好。每隔7~10天噴藥1次,連續用藥2~3次。若施藥后遇雨天應及時補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