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鱒魚幼魚養殖:
可采用室外水泥地,使用流水養殖。水泥地可以是圓形,也可以是正方形切去四角,這樣池中的水流旋轉無死角。池底應為錐底形,坡度為1%-2%,排水口設在錐底部,再通過可調節高度的管道排水。要保證洗刷水池時可以徹底排干池水。池規格在9平方米以內,深度1米便可,池壁要光滑,以免刮傷魚苗。水池上應設遮蔭網。對于未開口的水花,水溫應保持在18℃-20℃,水深0.6米左右,溶解氧不低于6毫克/升,流速不超過0.1米/秒。放養密度初期為10000尾/立方米。開口餌料可采用鹵蟲無節幼體、輪蟲、小型枝角等,開口兩天后可改喂剁碎的水蚯蚓和碎魚蝦。要少量多次投喂,最初10次/天-12次/天,1周后可改可8次/天。鱘魚喜弱光,燈光下攝食積極,故夜間必須投喂。隨著魚苗長大必須注意及時分池,這樣可以減少幼魚互噬的機會。
魚苗長到8厘米-10厘米后便可開始轉喂人工配合飼料。可以采用逐漸增加配合飼料投喂次數,相應減少活餌投喂次數的辦法,直至取消活餌投喂,此時要注意配合飼料的粒徑必須適應魚苗的口徑。對于在此過程中生長停滯的魚苗,應及時撈出再次投喂活餌,待體質恢復后再重新進行飼料轉口。大苗適應性強,水溫18℃-28℃均可,水深保持在0.8米-1米。
虹鱒魚成魚養殖:
A、水泥池養殖:可采用鰻魚池或經改造的甲魚池,面積從100平方米-400平方米均可,水深在1.5米-2米之間,不必過深。 流水養殖可大密度放養,15厘米或15克魚苗可放養500尾/立方米,隨長隨分池。 投喂次數可減至4次/天-6次/天,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3%,隨魚生長逐漸降低到1%。 對于無流水條件的水泥池,也可采用定期換水的辦法。但放養密度應較流水養殖低一些,并應及時消除池底的殘餌和排泄物。
B、網箱養殖:鱘魚可在水庫中進行網箱養殖。采用雙層網箱,在保證網箱內外水交換良好的基礎上,側網的孔徑選用應考慮到魚苗的逃逸問題,底部的網孔應小于飼料粒徑。15厘米/15克魚苗的放養密度可在200尾/平方米,隨長隨分散。投餌次數和投餌率可參照水泥池流水養殖。
C、池塘養殖:應放養較大規格魚種,如30厘米/100克以上的魚種。放養密度最初可在2000尾/畝,隨長隨分塘,養成密度可在500尾/畝。投餌可采用三定法。日常管理方面,應密切溶解氧指標,采取增氧措施,還要注意防治寄生蟲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