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鯡魚養殖常見病屈橈桿菌病防治技術
作者:孫曉璇  文章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15/7/22 11:13:12

鯡魚

1.主要病原:柱狀屈橈桿菌。

2.流行情況:水溫20℃以上開始流行,最適的流行季節為26~32℃。常見于養殖的各種規格魚類,常與赤皮病和腸炎病并發,危害多種養殖的鯡魚類。

3.主要癥狀與診斷:鰓片上有泥灰色、白色或蠟黃色斑點。鰓黏液多,并常常黏附淤泥。嚴重時鰓蓋骨中央的內表皮腐蝕成圓形或不規則的損傷,鰓蓋有一小孔,俗稱“開天窗”。診斷步驟:①肉眼觀察,鰓顏色變為深紅色,鰓絲腫脹,黏液增多,末端腐爛缺損,軟骨外露;顯微鏡觀察,鰓上無大量寄生蟲寄生,可初步診斷;②取鰓上淡黃色黏液,涂片,顯微鏡(放大倍數10×40)下見有大量細長、滑行的桿菌,有些菌體聚集成柱狀,可診斷為此病;③酶聯免疫測定法診斷。

4.防治方法:

①500毫升/立方米的甲醛或1%~2%的戊二醛淡水溶液浸泡病魚15~20分鐘,病情嚴重可隔日再浸泡一次;

②拌料投喂中草藥粉劑(五倍子1份+三黃5份+辣蓼1.5份)2.0克/千克魚體重;或定期投喂嗜酸性小球菌1.5克/千克魚體重,以提高魚類的抗病力;

③拌料投喂利復平50毫克/千克魚體重+大蒜漿0.5克/千克魚體重;

④拌料投喂“魚丹1號”20毫克/千克,或“魚能生”1.0克/千克魚體重,每天一次,連用3~4天。

三黃:由50%大黃、20%黃芪、30%黃柏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