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蟶子雌雄異體,一年性成熟,性比近于1:1。外觀上難以區分雌雄,性成熟時,精巢稍帶黃色,卵巢則為乳白色。
繁殖期在福建、浙江沿海為9~11月,盛期為10月,江蘇、山東為8~9月。成熟的親貝受到外界環境變化的刺激,特別對水溫驟然下降的刺激,會引起精卵排放。卵子在水中受精發育。
受精卵經過卵裂、孵化發育成D形幼蟲。經過一段時間的浮游生活,成熟變態。再經短暫的附著生活后,轉入埋棲生活。在20℃~24℃條件下,從受精到轉入底棲營穴居生活約需7~10天。
人工養殖的蟶子,1齡體長4~5厘米,最大6厘米;2齡 6~10厘米,重10克左右。蟶子滿1周齡后,體長增長明顯下降,但軟體部的增長加快。
蟶子冬季不長,春季開始生長,夏季生長最快,秋季漸慢。 5~7月貝殼生長最快,7~9月軟體部生長最快。
餌料和水溫是蟶子生長的直接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