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脂肪肝綜合癥又稱脂肝病,是由于鵝體內脂肪代謝障礙,大量的脂肪沉積于肝臟,引起肝臟脂肪變性的一種內科疾病。本病多發生于寒冷的冬季和早春。主要見于產蛋鵝群。
由于此季節天氣寒冷,青綠飼料缺乏,鵝群多飼喂單一飼料稻谷,在產蛋季節,飼喂量充足,原放養鵝群采食量大,而且活動量比以前減少,容易使脂肪在體內沉積,肝臟發生脂肪變性,當人為強行追逐、捕捉鵝或在產蛋時受驚嚇,易造成肝臟破裂而急性死亡。臨床所見病例都是營養良好的產蛋母鵝。
1.病因
(1)飼料單一,長期飼喂碳水化合物過高的日糧,同時飼料中缺乏蛋氨酸、膽堿、生物素、維生素E、肌醇等中性脂肪合成磷酯所必需的因子,造成大量的脂肪沉積于肝臟而產生脂肪變性。
(2)缺乏運動或運動少,容易使脂肪在體內沉積,往往也是誘發本病的重要因素。
(3)某此傳染病和黃曲霉毒素等也可能引起肝臟脂肪變性。
2.臨床癥狀 發病鵝群營養良好,產蛋率不高,病鵝無特征性臨床癥狀,常因肝臟破裂而急性死亡。
3.病理變化 剖檢可見皮膚、肌肉蒼白、貧血,肝臟腫大,色澤變黃,質地較脆,有時表面有散在的出血斑點,常見肝包膜下(一側肝葉多見)或體腔中有大量的血凝塊,腹腔和腸系膜有大量的脂肪組織沉著。若并發副傷寒病例,可見肝臟表面有散在的壞死灶。
4.防治措施
(1)合理調配飼料日糧,適當控制鵝群稻谷的飼喂量,以及飼料中添加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一般可預防本病的發生。
(2)發病鵝群的飼料中可添加氯化膽堿、維生素E和肌醇。按每千克飼料加1―1.5克氯化膽堿,10個國際單位維生素E和1克肌醇,連續飼喂數天,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