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用氫化植物油
食用氫化植物油概念:
氫化植物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俗稱奶精、乳馬林或是人造奶油,是普通植物油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加氫催化的產物。因為它不但能延長保質期,還能讓糕點更酥脆;同時,由于熔點高,室溫下能保持固體形狀,因此廣泛用于食品加工。氫化過程使植物油更加飽和。或使其中的順式脂肪酸變為反式脂肪酸。這種油存在于大部的西點與餅干里頭。還有我們去吃韓國烤肉時,旁邊放的那一塊奶油或是奶油餅里所包的都是這種油脂。氫化植物油還是良好的潤滑劑。 食用氫化植物油 - 歷史 食用油的氫化處理是由德國化學家威罕·諾門所發明,并于1902年取得專利。1909年位于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堤的寶潔公司取得此專利的美國使用權,并于1911年開始推廣第

食用氫化植物油一個完全由植物油制造的半固態酥油產品,此產品里頭含有大量的不完全氫化棉花籽油。食用油的氫化處理也助長了捕鯨工業,因為鯨油在氫化處理之后更能得以保存以供民眾購買使用。反式脂肪因為被歸類為不飽和脂肪,所以在被發現其危害健康之前是被視為取代飽和脂肪的較符合健康的取代品,尤其因為普遍宣傳的健康飲食觀念更助長了反式脂肪的使用量。許多速食連鎖店也因此由原來的含有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改用食用氫化植物油。

食用氫化植物油
食用氫化植物油危害:
我國對氫化植物油的使用尚無明確標準。如果在配料表上注有“氫化植物油”“植物奶油”“起酥油”等字樣,就意味著食品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另外,咖啡伴侶的主要配料“植脂末”也是“氫化植物油”,珍珠奶茶中乳香的主要來源也是“氫化植物油”。
氫化植物油不含有膽固醇類物質且相對于動物奶油價格低廉,因此,很多人養成以人造奶油替代動物奶油的習慣。但最近的研究表大量食用氫化植物油會對心臟產生一定的危害。還有實驗發現,人造奶油中的反式脂肪酸易引發老年癡呆癥。但學術界對這些說法意見不統一,關于反式脂肪酸對人體的危害也是近年來爭論的熱點。
以上為您介紹的就是食用氫化植物油,從食用氫化植物油概念、食用氫化植物油危害兩個方面讓您全面了解食用氫化植物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