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阳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生態養殖大閘蟹病害防治的四個常見措施
作者:李志秀  文章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15/7/20 9:45:10

大閘蟹

一、大閘蟹池水質的控制

一般水深保持在0.6—0.8米,高溫季節調節到1—1.2米。水質調節側重于三個方面:

1、勤換新水,一般7—10天換一次水,高溫時每天注水10—20厘米,3天換一次水。

2、調節水體的酸堿度,一般掌握在PH值為7.5—8.5之間。偏低情況下主要采用生石灰調節,7—10天全池潑灑1次,每畝大閘蟹每米水深用量在10—15公斤左右偏高的情況下主要采用有機酸類:綠水寶等進行調節,7——10天全池潑灑,3-5畝/瓶。

3、用菌肽好來調節水質,3-4畝/袋,全池潑灑,以轉化水體中的氨氮、硫化氫等有害物質,控制有害細菌的滋生和繁殖。

 二、水質管理 

大閘蟹對水質要求較高,溶氧要求每升4毫克以上,pH值6.8~8.7,透明度40厘米左右。春季為提高水溫,促進生長,水位可控制在0.6米~0.8米;夏秋季水溫升高,池水深度掌握在1米~1.5米。同時勤換水,夏秋高溫季節每2天~3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為池水的1/3,并邊排邊灌,使水的溫差控制在3℃以內。若發現大閘蟹多數登岸、吐出泡沫、呼吸空氣中的氧,尤其是白天有大批大閘蟹攀爬出水面,受驚也不下水,或一下水馬上又上岸,表明水質敗壞或嚴重缺氧,此時應迅速將陳水換掉。另外,要定期用活力鈣、液氧全池潑灑,以改善水質,增加鈣質,促進大閘蟹生長和順利蛻殼。

三、改善大閘蟹生態環境 

1、清野:在蟹種放養前,應將鯉魚、黑魚、鱖魚、青魚、草魚等食肉、食草類的魚類捕捉干凈。

2、種植水草:品種有伊樂藻、苦草(網金邊草)、輪葉黑藻等;種植方法:將種植水草糊上泥(盡量減少泥的用量),一般以水草能沉至湖底固定為原則。種植布局上,可采用條播間隔種植的方法,即每種植水草10米寬左右,留有15米左右寬的空間,然后再種植10米寬的水草,直至全池種滿為止。 

3、放養螺螄:在清明前每畝放養螺螄1000斤左右,以做到凈化水質,增加天然餌料的作用。

4、放養花白鰱:放養規格3-10尾左右/斤,放養數量30尾左右/畝,可以達到充分利用水體、凈化水質、增加收益的目的。

四、疾病防治

高溫季節,易引發大閘蟹的各種疾病,堅持防重于治,輔以藥物防治。可定期交替潑灑生石灰、五加碘等藥物。經常投喂藥餌,每公斤蟹重用土霉素、免疫多糖拌餌投喂。在飼料中添加適量貝殼粉、骨粉、魚粉、禽蛋殼粉、蛻殼素等,增加飼料中鈣、鐵等元素,以利大閘蟹蛻殼。寄生蟲可用纖蟲清、等殺蟲藥全池潑灑;細菌性病用碘三氧、五加碘等殺菌藥物進行水體消毒殺菌,全池潑灑藥物與投喂藥餌相結合,則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