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雜柑良種椪柑的市場前景 |
作者:jess 文章來源:網絡 更新時間:2015/9/18 14:40:43 |
|
雜柑是通過桔、橙雜交或桔、柚雜交而獲得的品種類型,具有鮮食、加工兼用的特點和兼有橙、桔、柚的營養與風味。果皮易剝、食用方便等特性與現代人的快節奏生活方式相吻合,是備受消費者青睞的水果之一。有專家預言:二十一世紀是雜柑的世紀。 世界柑桔主要分布在北緯35度以南的區域,我國柑桔分布在北緯16度至37度之間,但經濟栽培區主要集中在北緯20度—33度之間,海拔700—1000米以下,凡能載種柑桔的地區均能栽種雜柑。 雜柑栽培與柑桔基本相同,但要加強土壤管理,增加施肥量,及時根外追肥,及時疏果,培養良好的根系和強健的樹勢,在夏秋干旱期,園面覆蓋稻草,及時灌水抗旱,防治病蟲害,以提高外觀質量。要避免與有核品種混栽,采摘時輕拿輕放,分期分批采摘。 雜柑產品果大,橙紅色,果皮光滑,細胞細,果實大小均勻整齊,肉質細嫩,化渣、汁多,含糖量高,可溶性固形物高,少核或無核,富有香氣,維C含量高,有美容的效果。以天草為例,單果重200克左右,大小較一致,果實扁球形,果頂部平坦,果皮呈淡紅橙色,著色早,12月中旬完全著色。果皮較薄,厚約3毫米,果皮光滑,香氣近似橙類。果肉橙色,砂囊小,紡錘形,內質柔軟多汁,囊壁薄,無苦味,適熟期果汁含糖11%—12%,酸1%左右。 雜柑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核黃素0.05mg,尼克酸0.3mg,抗壞血酸16mg,蛋白清0.9g,脂肪0.1g,糖12g,粗纖維0.2g,無機鹽0.4g,鈣26mg,磷15mg,鐵0.2mg,熱量221.9焦耳。 柑桔生產發展的歷史表明,當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需要發展柑桔加工業來推動,故在品種結構調整中,在重點發展鮮食品種的同時,要考慮用適宜加工的柑桔配套品種作配套,尤其應注重鮮食、加工兼用品種的發展。 目前世界人均柑桔占有量為17.2kg,其中發達國家人均消費35kg,發展中國家人均占有量為8.9kg。國家發改委預計2015年和2030年,我國人均需求量由8kg上升到13.7kg和16kg,2015年我國橙汁需求量達260萬噸,預計未來5—10年世界人均消費量將達20kg,消費增長的空間很大,而雜柑因具有鮮食與易加工的特點,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三、四川蒲江的發展雜柑的優勢 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春早、夏熱、秋涼、冬暖的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16攝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氣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多云霧,日照時間短。民間諺語中的“蜀犬吠日”正是這一氣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氣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空氣潮濕,因此,夏天雖然氣溫不高(最高溫度一般不超過35攝氏度),卻顯得悶熱;冬天氣溫平均在5攝氏度以上,但由于陰天多,空氣潮,卻顯得很陰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兩個月,冬春兩季干旱少雨,極少冰雪。 雜柑是國家“948”項目計劃發展的一類柑桔品種,縣委、縣政府對雜柑產業開發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給予了充分扶持,在用地方面給予國家退耕還林政策補貼,出臺了一系列獎勵措施。至2006年5月止,天草等雜柑在我縣已推廣4.2萬多畝,受益面積0.53萬畝,表現出掛果性強,豐產性好,品質優,適應性廣的特點,其中1000畝以上的大戶4戶,100畝以上的大戶60戶,有力地帶動了雜柑的生產。 從經濟效益來講,以4年生天草園為例,畝產雜柑1000公斤,單價2元/公斤,產值2000元,遠遠高于現有的柑橘品種,若以盛產期雜柑園畝產3000公斤計,產值達6000元,經濟效益十分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