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葫蘆綿腐病怎么防治
發生特點
此病由真菌鞭毛菌亞門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 (Eds.)Fitzp.侵染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產生孢子囊和游動孢子侵染寄主,也可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形成初侵染。病部產生孢子囊和游動孢子,借雨水或澆水傳播,進行再侵染。發病輕重及病情發展快慢取決于濕度與雨量。高溫多雨、田間積水、土壤潮濕條件下發病重。
防治要點
①采用高畦、地膜、搭架栽培。
②合理澆水,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水,適當增施鉀肥,發現病瓜及時清除。
③重病區在種植前用5千克/畝硫酸銅均勻施在定植溝內,或用水稀釋后潑澆土壤。
④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選用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或50%安克可濕性粉劑2 5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噴霧防治,每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注意交替使用。
以上就是西葫蘆綿腐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大家能認真領悟,學以致用,做好西葫蘆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收獲一份豐收的喜悅。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可以到農業之友--西葫蘆頻道,查看更多關于西葫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