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的種子是單性繁殖的,為無性繁殖。主要方法有扦插法、嫁接法、壓條法、分株法。在春夏秋冬都可以進行移栽。
①山竹種植的扦插
剪取花卉的、莖、葉插入苗床中,使其生長為一棵完整的植株,這種方式叫扦插。用作扦插的材料(根、莖、葉),叫做插穗。
②山竹種植的嫁接
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株植物體上,使兩部分長成一株完整的植物體。接上的芽或枝葉叫接穗,被接的植物體叫砧木。
③山竹種植的壓條
利用母株枝條壓入土內,采取一定的方法,使其生根,從而得到新的植株的方法叫壓條。如貼梗海棠、夾竹桃、母株枝條多而長,壓入土中又有生根,因此,多采用壓條繁殖。壓條法操作方便,壓后不需要特殊的管理,成少率高,因此,它是木本花卉常用的一種繁殖方法。
④山竹種植的分株
分株繁殖是把花卉植株的蘗芽、球莖、根莖、匍匐莖等,從母株上分割下來,另行栽植而成獨立新株的方法。分株法分為全分法和半分法兩種。
一、山竹種植的園地選擇
山竹是多年生經濟樹種,與其他果樹一樣,定植后需經數年才能開始受益,且一旦定植,園地的自然環境將影響果樹的生長與產量數十年。所以園地的選擇一定要謹慎,需綜合考慮適宜山竹生長的地形地貌、土壤環境狀況及氣候條件等因素。
①山竹種植的地形條件
山竹園地應選擇在海南南部地區(陵水、三亞、保亭、樂東和五指山南部)天然屏障較好,坡度小于20°的半山坡、緩坡地及平地種植,并且園地應集中連片,以方便管理。園地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土壤結構良好,pH值5-6之間,地下水位0.5m以下。園地應排灌方便,最好具有滿足灌溉的穩定水源。
②山竹種植的土壤條件
山竹適宜在多種類型的土壤上生長,但不能適應石灰質土壤、沙質沖積土及腐殖質低的沙土。熱帶地區,透氣、深厚、排水好、微酸、富含有機質的黏壤土和壤土最適合山竹的生長。
二、山竹種植的果園建立
①山竹種植的園內設施建設
包括道路、漚肥池、抽水房和管理房等規劃設置。道路包括主路和作業路。主路一般寬3m,主路上可行駛汽車或大型拖拉機,在適當位置加寬至10m以便會車;為了方便小區日常作業,設置從主路通向各個小區的支路(作業路寬1.2m)。在園區內的主路和作業路要形成道路網。主路修成厚20cm的水泥澆筑路,作業路修成鵝卵石水泥路面。糞池和漚肥坑應設在各區路邊,以便運送肥料。一般0.7-1hm²山竹園應設置1口糞池或漚肥坑,可積蓄25-30t的肥料,供山竹一次施肥用量。管理房包括倉庫、包裝場和農具間等,應遵循便于管理的原則設置。
②山竹種植的排灌系統設置
1、灌溉系統:
為了保證山竹生長所需的水分,要因地制宜的利用河溝山泉、自打水井、山塘水庫蓄水引水等灌溉配套工程,并在果園高處自建蓄水池用于旱季蓄水或果園自壓噴灌。蓄水池的大小應根據每株果樹需水量來建設。
2、排水系統:
海南南部地區年降雨量較大,夏秋季節臺風頻繁,強對流雨頻發,降雨強度大。因此,果園規劃要提前做好排水保土系統的設置。
3、阻洪溝:
果園上方山地,暴雨時積集大量雨水向下流,易引起沖刷。宜在園地外圍上方設置環山阻洪溝,切斷山頂徑流,防止山洪沖人果園,也可以兼作環山蓄水灌溉渠。環山溝的大小與深淺視上方集水面積而定,一般深寬各6era。環山溝應與山塘連接,將多余的水收集用于灌溉水源。
4、排水溝:
果園應有縱向排水溝和橫向水溝,排除園地積水。盡量利用天然低地作為縱向排水溝,或在田間道路旁邊設縱向排水溝,排水溝深、寬約20-30cm。橫向排水溝設在梯田內側溝,且每一梯級環山間隔2株做一土埂,消除梯級內多余積水和積蓄雨水,防止沖刷延長果園濕潤時間。
③山竹種植的設防風林帶:
為了減少臺風危害,降低常風風速,提高園地濕度,應在園區營造防護林帶。防護林的類型一般選擇透風結構林帶,可以選擇臺灣相思或馬占。
三、山竹種植的定植
①山竹種植的開穴與施基肥:
定植穴需提前1個月挖好,定植穴的大小一般為60cm×60cm×60cm。穴土表層土與底層土分別放置。每個定植穴施15kg腐熟的有機肥和0.5kg鈣鎂磷肥。施基肥時先將表土填入穴中,再將有機肥、鈣鎂磷肥與底層穴土攪拌均勻混合成肥土備用。定植時間一般在5-11月,在陰天的下午較好,以避免山竹小苗受到太陽光灼傷。
②山竹種植的小苗定植:
選擇實生苗,或者嫁接苗定植都可以。栽苗前去掉病蟲枝葉及殘葉,再剪去一些過多的葉片,避免蒸發量大,失水過多。種植時,先將混勻的肥土填入穴中至40cm,然后去掉種苗營養袋,放入穴中,種苗的支撐棍不必拔出來,帶棍一起栽苗,發揮防風的作用。接著回填肥土,用腳踩實后淋足定根水。山竹定植的株行距規格一般為4m×6m,種植密度為每畝28株左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的園地密度可減少至22株/畝。
③山竹種植的遮蔭:
山竹苗生長需要弱光照條件,否則易曬傷枝葉,因此要對苗進行有效的遮蔭。在山竹四周打樁,用木棍、竹竿或PVC管作為支架材料,再用透光率
(遮蔭度)為90%的遮陽網固定在方形支架上,搭成方形遮陽棚遮擋陽光。
④山竹種植的根區覆蓋:
山竹苗定植后對其根區覆蓋,可以提高成活率。可以利用園區內生長的鐵芒箕覆蓋根區,既能有效保持根區土壤濕潤,還能增加根區土壤有機質,以及抑制雜草生長。一般從樹干向外直到樹冠滴水線內的30cm范圍內保持覆蓋。根區覆蓋對保證山竹健壯生長實用有效。
⑤山竹種植的肥水管理:
1、山竹種植的定植后第一年的肥水管理
第一年的幼齡樹成活時還在旱季,需要施1次尿素水肥,可結合淋水進行。每株施用量100mL,濃度2%,促進山竹小苗生長。雨季初期,施1次有機肥加鈣鎂磷肥。每棵樹用10kg左右有機肥,混合0.25kg的鈣鎂磷肥。在植株兩側開穴,撒施。回土時先將表土填到根系分布層,底土與有機肥混勻后壓在中、表層。雨季期間,施肥2-4次。用氮磷鉀比例為15:15:15的三元復合肥,在幼樹兩側開溝撒施,東西和南北兩側依次輪換施肥。每棵幼樹復合肥用量共為0.2kg,施肥完后及時覆土。
2、山竹種植的定植后第二年的施肥管理
第二年施肥的規律和肥料的種類與第一年一樣。不同的是施肥量發生了變化。旱季,用尿素溶成2%的水肥,共施用2次,每次每棵樹100mL。雨季初期,有機肥的用量為10kg,鈣鎂磷肥的用量為0.25kg,氮磷鉀復合肥的用量增加到0.25kg。
3、山竹種植的定植后第三年的施肥管理
第三年,旱季,用速效氮肥溶成水肥時,氮肥的用量增加到每棵樹施用2%的尿素2次,每次150mL,共300mL。雨季初期,有機肥的用量15kg,鈣鎂磷肥的用量0.4kg。雨季期問,氮磷鉀復合肥的用量增加到0.3kg。
4、山竹種植的定植后4-6年的施肥管理
4-6齡的山竹,以施用有機肥與挪威三元復合肥為主,充足合理的肥料供給,將有利于山竹盡早進入結果期。雨季初期,結合擴穴改土,每棵樹施有機肥15kg,再加入0.2kg鈣鎂磷肥。雨季分別在5-9月期間,開淺溝撒施。施用氮磷鉀比例為15:15:15的三元復合肥3次。每棵幼樹每次施肥量為0.1kg。雨季結束前后,在11-12月再用溝施法,施用1次三元復合肥,株施0.2kg左右。
分享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在山西發布。該《規范》將于2019年8月25日實施。《規范》從醞釀到出臺,歷時一年。
2019-08-0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在山西發布。該《規范》將于2019年8月25日實施。《規范》從醞釀到出臺,歷時一年。
2019-08-0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新農人”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培養“新農人”和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創新。
2019-08-08綜合資訊農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