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jiao)(jiao)小(xiao)麥種子(zi)(zi)供不(bu)應求,2017年我銷(xiao)售(shou)了(le)5萬(wan)(wan)斤的(de)‘京麥9號’種子(zi)(zi),看2018年的(de)長(chang)(chang)勢(shi)表現(xian)我預計(ji)銷(xiao)售(shou)40萬(wan)(wan)—50萬(wan)(wan)斤不(bu)會(hui)有問題(ti),現(xian)在(zai)就是(shi)擔心種子(zi)(zi)量(liang)不(bu)夠。‘京麥9號’表現(xian)出的(de)抗(kang)(kang)旱、抗(kang)(kang)寒、抗(kang)(kang)倒等綜合(he)抗(kang)(kang)性(xing)太突(tu)出了(le),田間長(chang)(chang)勢(shi)好、皮實、產量(liang)還很(hen)高,農民都交(jiao)(jiao)口稱贊。”6月8日,在(zai)天津武清崔黃口鎮周(zhou)家務村的(de)雜交(jiao)(jiao)小(xiao)麥示范觀摩現(xian)場,廊坊市孟山都農資銷(xiao)售(shou)有限公司經理王新潮(chao)說,2018年的(de)經銷(xiao)商都希望能(neng)拿(na)到更多的(de)雜交(jiao)(jiao)小(xiao)麥種子(zi)(zi)。
中(zhong)國二系(xi)雜交小麥(mai)作為(wei)我(wo)國原創(chuang)性重大科技成果正快速走向大面積生(sheng)產。2017年,由北京(jing)市農林科學院創(chuang)制的京(jing)麥(mai)系(xi)列雜交小麥(mai)開始大規模推(tui)廣(guang)應用。這(zhe)是中(zhong)國雜交小麥(mai)人50多年以來夢寐以求的夢想。
“自(zi)上(shang)世紀50年代以來,雜(za)交小麥(mai)就(jiu)備受世界(jie)各國(guo)政府及產(chan)業(ye)部門的(de)高度重視和(he)關注,跨國(guo)公司及國(guo)外研(yan)究機(ji)構紛(fen)紛(fen)投入巨資開展雜(za)交小麥(mai)研(yan)發(fa)。長期以來,由于(yu)不(bu)育(yu)(yu)系難(nan)(nan)以繁殖和(he)恢(hui)復困難(nan)(nan)、雜(za)交種生產(chan)不(bu)穩定等問題(ti)難(nan)(nan)以有效(xiao)解(jie)決,小麥(mai)至今尚未實現利用(yong)不(bu)育(yu)(yu)系突破雜(za)交種大面(mian)積應用(yong),已成為世界(jie)性科學難(nan)(nan)題(ti)。”中(zhong)國(guo)工(gong)程院(yuan)院(yuan)士趙春(chun)江說。
北京(jing)雜交小麥工(gong)程技術(shu)研究(jiu)中心主任、首席專家(jia)趙昌平(ping)說,1992年(nian)以來,北京(jing)市農林(lin)科(ke)學(xue)院(yuan)等科(ke)研團隊在國(guo)(guo)際上率先發現了(le)小麥光溫敏雄性(xing)不育現象和材料,歷時(shi)二十余(yu)年(nian)堅持自(zi)主創(chuang)新(xin),創(chuang)制出了(le)一批(pi)增產(chan)20%以上的(de)強優勢雜交小麥新(xin)組合,在國(guo)(guo)際上率先創(chuang)立(li)了(le)“中國(guo)(guo)二系(xi)雜交小麥技術(shu)體系(xi)”,很(hen)好地解決了(le)國(guo)(guo)際雜交小麥長達60 多(duo)年(nian)的(de)科(ke)學(xue)難題和技術(shu)瓶頸。
令人振奮的是,中國(guo)二(er)系雜(za)交小(xiao)麥(mai)技術體系具有完全獨立自主知(zhi)識產權,其整體研發(fa)水平和應用速度領(ling)跑國(guo)際雜(za)交小(xiao)麥(mai)領(ling)域。
“實(shi)(shi)踐證(zheng)實(shi)(shi),雜交小(xiao)麥在豐產、節水(shui)、抗旱、耐(nai)瘠薄(bo)等方面綜合優勢明顯,與常規(gui)小(xiao)麥相比,可增產20%以上,節水(shui)30%—50%,用種量減少30%以上。”趙(zhao)昌平說。
為了讓(rang)雜交(jiao)小(xiao)麥(mai)(mai)在中(zhong)國大地(di)上發(fa)芽生根,2011年,北京(jing)市農林科(ke)學院(yuan)和(he)中(zhong)國種子集團有(you)限公司聯合組(zu)建成(cheng)立(li)了中(zhong)種雜交(jiao)小(xiao)麥(mai)(mai)種業(ye)(ye)(北京(jing))有(you)限公司,通過全(quan)產業(ye)(ye)鏈(lian)科(ke)技創新的高效銜接,建立(li)雜交(jiao)小(xiao)麥(mai)(mai)商業(ye)(ye)化(hua)育種體系,率先實現(xian)了雜交(jiao)小(xiao)麥(mai)(mai)全(quan)產業(ye)(ye)鏈(lian)的貫通。
“近年(nian)來,京(jing)麥6號(hao)(hao)、京(jing)麥7號(hao)(hao)、京(jing)麥8號(hao)(hao)、京(jing)麥9號(hao)(hao)、京(jing)麥11、京(jing)麥179、京(jing)麥21等一批豐產(chan)穩產(chan)性好、抗旱節水能力突出的節水高效雜交小麥品(pin)種陸續脫穎而出。”趙昌(chang)平說。
為了解決雜(za)交(jiao)小(xiao)麥種(zhong)(zhong)子(zi)供不應求的現狀,北京(jing)市(shi)農科院和鄧(deng)州市(shi)政府共建了國家(jia)雜(za)交(jiao)小(xiao)麥項(xiang)目(鄧(deng)州)產(chan)業化基地(di),預計2020年可(ke)形成年生產(chan)與(yu)加工1500萬(wan)(wan)公斤小(xiao)麥雜(za)交(jiao)種(zhong)(zhong)的能力,可(ke)為小(xiao)麥糧食生產(chan)提供約200萬(wan)(wan)畝的優(you)質種(zhong)(zhong)子(zi)。
“2017年,我們推廣雜(za)交小麥20多萬(wan)畝(mu)(mu),其中京津冀地區10萬(wan)畝(mu)(mu)、環渤(bo)海中低(di)產田(tian)10萬(wan)畝(mu)(mu)、國(guo)外3萬(wan)畝(mu)(mu);到(dao)2020年,力爭推廣面積達到(dao)100萬(wan)畝(mu)(mu)。”陳兆波說。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