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棕象(xiang)甲主(zhu)要分布在亞洲(zhou)和美(mei)洲(zhou)的熱帶地(di)區。我國的海南、廣東、臺(tai)灣、云(yun)南等省區均(jun)發現有此蟲為(wei)害。主(zhu)要寄(ji)主(zhu)有椰子(zi)、國王椰、海棗、大王椰、油棕、假檳榔等棕櫚科植物。下(xia)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xia)椰子(zi)紅棕象(xiang)甲的為(wei)害癥狀及(ji)防(fang)治方法:
為害癥狀
紅(hong)棕(zong)(zong)象(xiang)甲(jia)是(shi)一種(zhong)毀(hui)滅性(xing)害(hai)(hai)蟲(chong)。一旦發生(sheng)為(wei)害(hai)(hai),常常使(shi)整個種(zhong)植園毀(hui)滅。其(qi)為(wei)害(hai)(hai)椰(ye)子幼樹較嚴重。2000年(nian)海(hai)南文昌椰(ye)子樹受紅(hong)棕(zong)(zong)象(xiang)甲(jia)危(wei)害(hai)(hai),死亡椰(ye)子樹近(jin)2萬株。近(jin)年(nian)在深圳為(wei)害(hai)(hai)正逐年(nian)加重。紅(hong)棕(zong)(zong)象(xiang)甲(jia)成(cheng)蟲(chong)一般(ban)不直接(jie)為(wei)害(hai)(hai),主要以幼蟲(chong)鉆蛀莖干取(qu)食柔軟組織為(wei)害(hai)(hai),影響養分(fen)輸送,造成(cheng)流膠,使(shi)樹干成(cheng)僅殘留破碎纖維的(de)空殼,莖桿頂端漸次變細,葉色變黃,樹冠縮小,樹勢衰(shuai)弱,導(dao)致死亡。
防治方法
1、加強苗木引進的檢疫監測工作,切(qie)斷蟲源傳播
加強對(dui)龍崗(gang)區棕櫚科植物,特別是苗木場、園(yuan)藝場的(de)檢(jian)疫(yi)監測工作,防止(zhi)擴散蔓延,避免出現新的(de)疫(yi)區。對(dui)從(cong)外地,尤(you)其(qi)是從(cong)疫(yi)區引進的(de)棕櫚科植物苗木按照制度嚴格檢(jian)疫(yi)。禁止(zhi)帶(dai)蟲(chong)植株遠距離遷移(yi);移(yi)栽過程中,一經發(fa)現,立即就(jiu)地銷毀。新移(yi)栽植株修剪后,要用內吸性較強的(de)殺蟲(chong)劑噴灌預(yu)防被害。
2、清(qing)除或(huo)減(jian)少園(yuan)內蟲源
開展(zhan)棕櫚(lv)科(ke)植(zhi)(zhi)物的(de)疫(yi)情普查(cha),發現被害植(zhi)(zhi)株,立即進行藥劑處理。對難以救活植(zhi)(zhi)株,及時(shi)砍除(chu),燒毀(hui),減少蟲源(yuan),同時(shi)對周(zhou)圍植(zhi)(zhi)株噴施內吸性(xing)殺蟲劑,預(yu)防受害。
3、嚴防植株受傷
選(xuan)用(yong)內吸性殺蟲(chong)(chong)(chong)劑對傷口及周(zhou)圍(wei)進行噴(pen)藥(yao)或涂(tu)藥(yao)處理。針對成(cheng)蟲(chong)(chong)(chong)喜歡在植株上的(de)孔穴(xue)或傷口產(chan)卵的(de)習性,可用(yong)瀝(li)青(qing)涂(tu)封或用(yong)泥(ni)漿涂(tu)抹,防止成(cheng)蟲(chong)(chong)(chong)產(chan)卵。 常用(yong)藥(yao)劑有:萬(wan)靈、甲胺磷、久效磷等,15天噴(pen)1次,連續(xu)噴(pen)2~3次。
4、化學防治
可(ke)根據植株受害程度、大小(xiao),采(cai)用(yong)(yong)(yong)不(bu)同的(de)防(fang)(fang)治(zhi)方(fang)法:根施或樹(shu)干(gan)注射內吸性(xing)殺(sha)蟲(chong)(chong)劑(ji)藥(yao)劑(ji)同3。藥(yao)物防(fang)(fang)治(zhi)先(xian)用(yong)(yong)(yong)長鐵鉤(gou)(gou)將堵在(zai)受害植株蟲(chong)(chong)孔的(de)糞(fen)便(bian)或樹(shu)屑鉤(gou)(gou)出,用(yong)(yong)(yong)樂果或氯氰菊(ju)酯(zhi)500倍液(ye)(ye)進行(xing)整株淋灌,讓藥(yao)液(ye)(ye)浸透到莖干(gan)內殺(sha)死害蟲(chong)(chong)(灌藥(yao)時(shi)如有(you)成(cheng)蟲(chong)(chong)或幼蟲(chong)(chong)從(cong)蟲(chong)(chong)孔爬出,立即捕捉(zhuo)集中燒毀),每7天進行(xing)1次。然后(hou)在(zai)其葉(xie)鞘和心芽處放置(zhi)(zhi)5至8個用(yong)(yong)(yong)樂果200倍液(ye)(ye)浸泡的(de)海(hai)綿藥(yao)袋,每15天重新浸泡后(hou)再放。也可(ke)在(zai)棕(zong)櫚科植物的(de)生長點(dian)放置(zhi)(zhi)15克呋(fu)(fu)喃丹(dan)小(xiao)包,防(fang)(fang)止(zhi)害蟲(chong)(chong)從(cong)生長點(dian)入(ru)侵。在(zai)4月至10月的(de)蟲(chong)(chong)害盛期(qi),定期(qi)噴(pen)藥(yao),殺(sha)死蟲(chong)(chong)卵。對(dui)于在(zai)莖干(gan)中危害的(de)成(cheng)蟲(chong)(chong),用(yong)(yong)(yong)農藥(yao)原(yuan)液(ye)(ye)從(cong)蟲(chong)(chong)孔注入(ru),然后(hou)用(yong)(yong)(yong)泥(ni)密(mi)封。平時(shi)可(ke)結(jie)合根部施肥(fei)埋入(ru)呋(fu)(fu)喃丹(dan),使植株吸收足量的(de)呋(fu)(fu)喃丹(dan)以(yi)達(da)到預防(fang)(fang)作用(yong)(yong)(yong)。
5、誘殺和人工捕捉
采(cai)用(yong)燈光誘(you)(you)殺(sha)(sha)、性(xing)(xing)激素誘(you)(you)殺(sha)(sha),降(jiang)低蟲口密度(du)。對(dui)于晨間或傍晚出來活動(dong)的成蟲,可利用(yong)其假死性(xing)(xing),敲擊莖干將其振(zhen)落捕殺(sha)(sha)。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在山西發布。該《規范》將于2019年8月25日實施。《規范》從醞釀到出臺,歷時一年。
2019-08-0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山西推動農業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全國首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在山西發布。該《規范》將于2019年8月25日實施。《規范》從醞釀到出臺,歷時一年。
2019-08-08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
【中國停購美農產品打擊美農業】據路透社6日報道,中國商務部當天宣布中國企業已經暫停購買美國農產品,這會沖擊美國農業,令本已在中美經貿摩擦中吃盡苦頭的美國農民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2019-08-08綜合資訊國際農業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
【讓新農人創造更多產業增值收益】“新農人”對于發展現代農業、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培養“新農人”和吸引人才返鄉創業創新。
2019-08-08綜合資訊農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