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陽拐棗是陜西省安康市旬陽縣的特產。旬陽拐棗種植歷史悠久,種植技術成熟,種植面積大,拐棗原料量大質優,近年來,成為外地客商的搶購農產品,遠銷南韓、日本等國,拐棗潛在研發價值巨大,市場銷路看好。
拐棗學名枳 ,陜南秦巴山區一大特產,在旬陽主要有紅拐棗、綠拐棗、胖娃娃和白拐棗(多為野生)等5種,以胖娃娃和白拐棗兩個品種較佳,果大、味好、產量高、耐貯藏。
旬陽拐棗資源豐富,而且產量高、品質優,具有極高的醫用價值,其果實、葉子、更梗、種子及根等均可入藥,含有18種人體必須的氨基酸,還富含鐵、磷、鈣、銅等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堿。其果梗可以作為釀酒、制糖的原料,可作香檳、汽酒、汽水等飲料,還可以加工罐頭、密餞、果脯、果干等精美食品,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旬陽拐棗適應環境能力強,抗旱、耐寒、耐瘠薄土壤、喜陽光,多生長在海拔1000m以下的溝邊、溪邊、路旁或較潮濕的山坡丘陵。定植后一般3-5年開花結果,10年左右進入盛果期,一般株產果梗20-30公斤,20年左右每株可產150-200公斤,盛果期較長,一般在30-40年左右。
拐棗是旬陽一大特產,旬陽拐棗做為抗癌、解酒、護肝、降脂等保健品的主要加工原材料,近年來已發展到2萬畝,大量出口韓國、日本、朝鮮等國,已創出特色品牌,在市場上具有很大沖勁。
拐棗在我國栽培利用的歷史久遠。早在《詩經·小雅》中就有:“南山有枸”的詩句。據《辭源》解釋:“枸即枳椇,南山謂之秦嶺”。《陸疏》中說:“枸樹山木,其狀如櫨,高大如白楊,枝柯不直,子著枝端,大如指,長數寸,啖之甘美如飴,八九月熟。今官園種之,謂之木蜜”。古語云:“‘枳枸來巢’,言其味甘,故飛鳥慕而巢之”。另據《陜西通志》記述:“華州(即今華縣)有萬壽果,葉如楸,實稍細于箸頭,兩頭橫拐,一名拐棗,紫紅色,九月成熟,蓋枳棋也”。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們都對拐棗有濃厚的興趣。前蘇聯一位學者,對拐棗作過不少研究。他認為拐棗在地球上已有500~1000萬年的歷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果樹之一。
拐棗的“果實”,其貌不揚,它沒有美麗的色澤,也無苗條的外形,而是棕灰色的,像彎彎曲曲的棒狀物,有如筷子般粗細。沒吃過它的人決不認為它竟可以吃,以至不屑一顧。可是,當你放在嘴里細嚼慢咽后,才覺得它味如棗,甜似蜜,醇香—甘美,真有點像葡萄干呢!令人吃了還想再吃。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