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市建湖縣高作鎮陳甲村,地處偏僻,遠離縣城,當地人稱為“鄉旮旯”。然而,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小地方”,全村476戶村民有300多戶在利用網絡銷售農產品,2014年7月初,陳甲村更是獲得了全省首批“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稱號,全鹽城僅兩家。“鄉旮旯”里的村民們都說,陳甲村能有今天這成績,全靠村里一個能干的小伙子——廖正軍。
寒門學子放棄高薪回鄉養火雞
在江蘇省建湖縣高作鎮只要人們一提起廖正軍的名字時,都會翹起大拇指嘖嘖稱贊道:年輕人有膽有識有氣魄,不畏艱辛敢闖敢干,農村就需要這樣的年輕人!
廖正軍告訴記者,自己出身農村,家境十分貧寒,父母省吃儉用好不容易供廖正軍上了大學。“讀書時的記憶就是一個字,窮,窮的連學費都交不起。”廖正軍說,當時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掙錢,減輕家里的負擔。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廖正軍也不例外,大學期間,他一面勤工儉學一面幫軟件公司跑銷售還賣起了辭典,僅大三一年就掙了兩萬多塊錢,不僅負擔了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還補貼了家用。
2008年6月,廖正軍從揚州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畢業,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在上海一家軟件公司找到了工作,年薪十幾萬,這讓他的父母十分驕傲。村子里的鄉鄰也為村里能出現個在大城市當白領的好小伙子感到自豪,甚至還把廖正軍當成自己孩子的榜樣,要求孩子們向廖正軍看齊。
然而,半年之后,廖正軍的舉動卻讓他的父母抬不起頭,甚至連親戚都嫌棄他丟人現眼,村里人也不再把廖正軍掛在嘴邊。因為,“廖正軍要回家養雞了。”
“家里好不容易培養個大學生,體面的辦公室不坐,跑來養雞,他要養雞,我還送他上什么大學?”父親廖大華一開始對廖正軍的選擇十分不解,甚至有一次跑到廖正軍的養殖場,用斧頭把辦公桌砸了個洞。
無奈,這位85年出生屬牛的小伙子脾氣也倔的像頭牛,認準的事誰也改變不了。2008年底,廖正軍帶著僅剩的4000元錢回到老家,租下了廢棄的校舍,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火雞養殖創業之路。
“火雞司令” 借力網絡吹響致富號角
創業初期,親人不理解,朋友不幫忙,周圍鄉鄰的冷嘲熱諷讓廖正軍陷入矛盾和掙扎中,廖正軍感覺自己一無所有,就是一個光桿司令在孤軍奮戰,很脆弱也很無助。而此時,廖正軍的大學女友魯曼也因家庭關系離開了他,獨自去了徐州一家大型集團工作。現實和情感的雙重打擊讓這個農村小伙一度陷入絕境。那段時間,沒錢買飼料,他就靠著原先父親的那些火雞,零散賣了貼補費用,火雞經常吃了這頓,廖正軍就開始愁下頓。“白天我拼命的干活,一到夜里就覺得日子特別難熬,幾次在睡夢中哭醒。壓力非常大,常常想明天還能不能扛過去。”
三四個月后,廖正軍又發現一個致命的問題:自己養的火雞總是長不大,個頭比正常的火雞小了一倍。如果這樣下去,別說掙錢,連保本都很困難。經過多方請教,廖正軍才弄清楚,國內的火雞苗大多都是近親繁殖,想養好火雞得從國外買種蛋,但是價格要比國內貴20倍。廖正軍一咬牙,把第一批火雞低價賣了兩萬元,全部用來買外國種蛋。
果然,這進口的100枚種蛋繁殖能力特別強,和廖正軍的火雞雜交后,一年的存欄量就達到了2000多只。2009年12月,新品種的火雞養殖了5個月,個頭長到了20多斤,野性也更足了。
有了好產品,廖正軍又找到了好銷路。他七拼八湊1萬塊錢在網上做起了營銷,還注冊成立“鄉旮旯網”一邊銷售農產品,一邊大力推廣自己的“天和生態農莊”品牌。這一招讓村里人看呆了,全國各地的客戶都跑到他們這個鄉旮旯來看貨訂貨。更讓廖正軍感動的是,大學女友魯曼竟然背著家里人辭掉了徐工集團的高薪工作,帶著戶口本和廖正軍領了結婚證。在魯曼的協助下,廖正軍的火雞生意逐漸上了正軌,兩年時間,廖正軍火雞的銷售額就超過了100萬元,到2013年,年銷售額超過3500萬元,2014年更是超過4600萬,2015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6000萬元。除此之外,廖正軍還利用自己的藝術設計專長,研究制作出了火雞羽毛畫,找到了新的贏利點。
致富狀元帶領全村百姓走上脫貧之路
2010年,在農莊逐步走上正軌的同時,為了實現自己的心愿,廖正軍考上了研究生,并被選聘為陳甲村主任助理。在村兩委的支持下,當年10月26日,廖正軍依托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成立了“建湖縣荷風畜禽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社采取“農戶加盟+分散飼養+集中培訓+價格保護”的運作模式,由農莊提供高品質的種蛋和種苗給社員在家中飼養,合作社不定期邀請相關專家到村舉辦養殖技能培訓,同時利用村和農莊遠程教育點,制作多媒體軟件,為社員提供套餐式的特禽養殖技能在線培訓。2014年,合作社吸引社員1300多名,帶民增收2000多萬。
49歲的符維兵是陳甲村一位普通農民,以前靠種田掙錢,起早貪黑,一年忙到頭,收入不足二萬元,在合作社成立后,他報名加盟,利用閑暇時間養起來火雞,由于有成熟的技術保障、穩定的銷售渠道,一年下來僅靠養火雞一項就能掙三四萬元,種地和養雞兩不誤。
合作社的成功帶動了一批農戶的增收,更大的影響是把電商文化扎根在陳甲村村民的頭腦中,轉變了傳統的銷售模式。受到網銷火雞的啟發,陳甲村不少村民也開始嘗試上網銷售自己的產品,42歲的趙正桃是其中做得規模較大的一位。4年前,趙正桃投資60多萬元,建了2幢養殖房,養起了波爾山羊。聽說廖正軍通過網絡銷售打開了全國市場,半信半疑的趙正桃也請廖正軍幫他建立了網上銷售平臺。沒想到,很快就有蘇南、上海、安徽等地客戶來電咨詢,有的老板甚至還親自到他的養殖場參觀,去年一年他銷售了3000只山羊。
創業的艱辛和汗水換來了成功的果實。2011年,廖正軍獲鹽城市十大“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2年,被表彰為江蘇省“優秀農民專業合作社輔導員”;2013年,廖正軍被江蘇省委組織部表彰為“江蘇省遠程教育學用致富標兵”;2014年廖正軍參加全國“創青春”大學生創業大賽獲得了江蘇賽區金獎,得到了李學勇省長的現場肯定,并有幸成為團中央推薦的五個宣傳對象之一,于8月19日走進了央視品牌欄目《致富經》。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靠信心和勇氣,廖正軍從跳出農門到回歸農門;靠網絡和實干,廖正軍已擁有千畝基地的養殖規模。現在的他,唯一的心愿就是把陳甲村建設成全國有影響的“網絡營銷特色村”。
火雞養殖的市場前景廣闊,規模化養殖前景看好,帶動了經濟效益,有著良好的發展空間。為了保證產業的發展,產業實現綠色轉型,帶動農民增收更有后勁。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為促進制種產業發展,穩定大豆種子供應,省財政累計撥付2000萬元,支持濟寧嘉祥縣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2019-08-11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
【山東省財政2000萬元支持大豆良種基地】為促進制種產業發展,穩定大豆種子供應,省財政累計撥付2000萬元,支持濟寧嘉祥縣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
2019-08-11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日前,由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綜合培訓中心和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主辦、自治區供銷合作社承辦的“農產品產銷對接與區域品牌創建培訓班”在拉薩舉辦,旨在通過培訓進一步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推動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
2019-08-10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
【西藏著力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日前,由中華全國供銷總社綜合培訓中心和北京商業管理干部學院主辦、自治區供銷合作社承辦的“農產品產銷對接與區域品牌創建培訓班”在拉薩舉辦,旨在通過培訓進一步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工作,提高農產品供給質量和效益,推動小生產與大市場對接。...
2019-08-10綜合資訊最新資訊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