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地
1、芥末(mo)采取林(lin)(lin)下種植,其植被(bei)選用喬木林(lin)(lin)或高(gao)大(da)灌木,宜用闊葉林(lin)(lin)帶,樹高(gao)三(san)米以上,遮光度65-80%為(wei)佳。
2、芥末用地的海拔高度,在中國西南部,定位于(yu)海拔1500米至2600米之間(jian)。
3、芥末用地的(de)朝(chao)向以座南朝(chao)北,或座西(xi)南朝(chao)東北為上(shang),朝(chao)東或朝(chao)西(xi)北為次,朝(chao)南、朝(chao)西(xi)、朝(chao)西(xi)南,朝(chao)東南為差。
4、芥末用地選沙(sha)質地土,含沙(sha)量30-70%,土層厚(hou)度大于0.5米,傾(qing)角5-40°,PH值5.9-7.1。
5、芥(jie)末用地選葉巖(yan)(yan)(yan),砂(sha)巖(yan)(yan)(yan),灰巖(yan)(yan)(yan)類的沉(chen)積巖(yan)(yan)(yan)為上,火層巖(yan)(yan)(yan)次之,變質巖(yan)(yan)(yan)較差。原則不選泥巖(yan)(yan)(yan)。
6、選取地表水豐富,降(jiang)雨量大于1000毫升,年日照(zhao)小(xiao)于1200小(xiao)時為宜,芥(jie)末用地應遠離農耕(geng)地。
二、整地
1、挖地深度要求大于35厘米,嚴格清除雜(za)草根(gen)。
2、以1米寬(kuan)劃(hua)行,溝寬(kuan)40厘米,隴寬(kuan)60厘米,隴高45厘米,隴頂(ding)留半(ban)圓形,土塊(kuai)粒度小于3厘米。
3、坡地隴向應(ying)按地形,做(zuo)到傾斜(xie)避水,不能橫(heng)向擋水,更不能順向放水,須(xu)減少水土流失。隴向與風向交(jiao)(jiao)角以夏季主風向為準(zhun),交(jiao)(jiao)角應(ying)小(xiao)于30度。
4、對坡度(du)大于25°的用地,應在種植地上方開劈(pi)背(bei)溝排水,以免山洪沖刷種植地。
三、裁種
1、裁(cai)種季節(jie),采用(yong)春秋(qiu)兩季,以秋(qiu)季為主,秋(qiu)季公(gong)歷(li)9月(yue)10日至10月(yue)31日,按不同海拔先(xian)高后(hou)低依次載種,春季以公(gong)歷(li)3月(yue)10日至4月(yue)20日,先(xian)低后(hou)高依次栽種。
2、苗(miao)栽(zai)(zai)土(tu)(tu)隴兩(liang)側,離頂部三分之一處,兩(liang)側錯栽(zai)(zai),栽(zai)(zai)深10厘(li)米,退窩33厘(li)米,即畝栽(zai)(zai)苗(miao)為(wei)4000株為(wei)宜,對特肥土(tu)(tu)可退至40厘(li)米,較瘦土(tu)(tu)保留30厘(li)米退距,即實栽(zai)(zai)3500-4500株。
四、管理
1、栽(zai)苗后,若(ruo)遇五天內無(wu)雨,應對苗地噴(pen)灑定根水,可用噴(pen)霧器直(zhi)噴(pen)灌水,以窩邊濕透為宜(yi)。
2、春季栽(zai)苗(miao)后20天,若栽(zai)的是實生小苗(miao),宜(yi)除草一次(ci),原則除大不除小,以不能遮(zhe)住小苗(miao)即可。
3、春(chun)季栽苗后40天,可(ke)第一(yi)次小量(liang)施肥(fei),以含量(liang)45%氮磷鉀的(de)復合肥(fei)為(wei)例(li),用量(liang)每(mei)畝25公(gong)斤。
4、春季(ji)栽苗后(hou)五(wu)個月,即當年9月份,作第二(er)次足(zu)量施肥(fei)(fei),復(fu)合肥(fei)(fei)用量可增至每畝50公斤(jin),10月采(cai)收葉片,葉桿后(hou)不(bu)再施肥(fei)(fei)。
5、春節栽(zai)苗于次年三月(yue)打花苔后(hou),補施肥(fei)每畝30公斤。五月(yue)交售葉(xie)桿,葉(xie)片后(hou)補施肥(fei)每畝50公斤。九月(yue)份可(ke)整株(zhu)收取。收完產品隨即整地作秋季(ji)栽(zai)種(zhong)用。
6、秋季栽(zai)苗(miao)宜于九月(yue)、十月(yue)進行,栽(zai)苗(miao)后當年(nian)不用除草和施肥。
7、秋季(ji)栽苗于(yu)次(ci)年(nian)三月(yue)施肥,并打去少量萌發花苔。施肥量以45%氮磷鉀復合(he)肥為分例一(yi)次(ci)施足50公斤/畝。
8、五月份收(shou)取葉(xie)片葉(xie)桿后(hou),仍可(ke)足量施肥(fei)50公斤/畝。
9、九月份采收葉片葉桿后不用再施肥(fei)。
10、第二年三月(yue)可足量施月(yue)50公斤(jin)/畝,可于五月(yue)份整株采收(shou)或(huo)延至八月(yue)下旬(xun),九(jiu)月(yue)再收(shou)。
11、完成兩(liang)個周期的用(yong)地應丟荒一年后再用(yong)。
五、病蟲害防治
1、對于(yu)芥末(mo)的(de)病(bing)害。堅決貫徹以防為主的(de)方針,首(shou)先作好種源控制,即不從(cong)具有墨入(ru)病(bing),軟(ruan)腐病(bing)染區范圍進苗,盡量少用或不用分薜苗,從(cong)田間管理上及早消(xiao)除(chu)發現的(de)病(bing)苗。從(cong)根(gen)源上消(xiao)除(chu)病(bing)株。
2、從(cong)環境選(xuan)擇上(shang)防止病害擴(kuo)散,即盡量(liang)消除高溫高濕同時(shi)并存(cun)的(de)環境,讓病源(yuan)體無法(fa)急(ji)驟增長,從(cong)而避免病害急(ji)速(su)泛濫。
3、加強田間(jian)巡查,及(ji)早發(fa)現病害,并及(ji)時消(xiao)除積水淤泥暴曬等病灶地段(duan),防(fang)止(zhi)病害漫延(yan)。
六、采收
1、花苔的采(cai)(cai)收期以每(mei)(mei)年(nian)三(san)月(yue)為(wei)好,苔長(chang)8-12厘(li)(li)米不見白花時采(cai)(cai)摘(zhai)并扎把交售(shou),扎把處離(li)底(di)部2厘(li)(li)米,緊而不斷,每(mei)(mei)把重半斤。
2、葉片采收以每年(nian)五月(yue)為主(zhu),九(jiu)月(yue)為輔,要求所帶(dai)葉柄長度不(bu)超(chao)過0.5厘米,齊選(xuan)裝筐(kuang),無(wu)破碎、無(wu)黑(hei)斑、可(ke)帶(dai)3至(zhi)5個蟲(chong)眼,無(wu)老黃(huang)、腐葉。
3、葉(xie)柄(bing)交售以(yi)相對(dui)粗細分別扎把(ba),兩道(dao)扎捆無老(lao)黃葉(xie)柄(bing),無黑班,無明顯麻點(dian),葉(xie)柄(bing)大、小頭(tou)(tou)以(yi)Ф0.8厘(li)米至0.4厘(li)米為上,大頭(tou)(tou)小于(yu)0.4厘(li)米和小頭(tou)(tou)大于(yu)Ф0.8厘(li)米為次。采(cai)折(zhe)和運(yun)輸途中要求無折(zhe)損,整齊擺放,及時轉運(yun),盡量減少(shao)搬動次數。
4、塊莖采收分級進行,以單枝塊莖重量分級,單枝大于20克小于30克,大于30克小于50克。大于50克,小于70克,及70克以上分別按級訂價。經清洗修削后分級裝箱,即以兩個公斤箱總計(ji)超過(guo)70支為(wei)SS級,51-70支為(wei)S級,35-50支為(wei)米級,25-34支為(wei)L級,小(xiao)于24支為(wei)LL級。
5、塊莖(jing)分為生鮮莖(jing)和小(xiao)(xiao)白(bai)條(tiao)。生鮮莖(jing)要求表皮完整,無(wu)(wu)黑(hei)斑(ban)(ban)、黑(hei)點、黑(hei)筋、無(wu)(wu)刀口。可根據單支大小(xiao)(xiao)帶2-4厘米長(chang)度(du)的(de)3-7支葉(xie)柄(bing)。凡(fan)有(you)黑(hei)斑(ban)(ban),黑(hei)點黑(hei)筋的(de)塊莖(jing)須切掉葉(xie)柄(bing)。削(xue)去黑(hei)斑(ban)(ban)、黑(hei)點、黑(hei)筋作為加工(gong)原料的(de)小(xiao)(xiao)白(bai)條(tiao)銷售(shou),小(xiao)(xiao)白(bai)條(tiao)亦按(an)2公斤裝小(xiao)(xiao)箱(xiang)(xiang),六個小(xiao)(xiao)箱(xiang)(xiang)裝一大箱(xiang)(xiang),或按(an)客戶要求包裝。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