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ang)殖(zhi)白(bai)玉蝸牛(niu)的(de)前景很(hen)好,食用(yong)蝸牛(niu)是人(ren)間美食,古今中外都受到人(ren)們(men)(men)的(de)青睞。人(ren)們(men)(men)常說法蘭西烙蝸牛(niu)、紅燴蝸牛(niu)、烤(kao)蝸牛(niu)等等,都是世界珍饈美饌。蝸牛(niu)的(de)肉(rou)質(zhi)白(bai)晰、細嫩,營(ying)養(yang)豐富,味道鮮美,其肉(rou)品的(de)蛋(dan)(dan)白(bai)質(zhi)含(han)量高于雞、鴨、豬、牛(niu)、羊肉(rou),幾(ji)乎不含(han)膽固醇(chun),脂肪(fang)含(han)量很(hen)低(di)(di)。蝸牛(niu)蛋(dan)(dan)白(bai)質(zhi)中富含(han)人(ren)體(ti)必(bi)需的(de)氨(an)基(ji)酸(suan),種類達20種,另外,還含(han)有多種其他營(ying)養(yang)成分,如:鈣、磷、鐵、硫胺素(su)、葡萄糖、肝糖等碳(tan)水(shui)化(hua)合(he)物。因白(bai)玉蝸牛(niu)綜合(he)利用(yong)價值高,蛋(dan)(dan)白(bai)質(zhi)高,低(di)(di)脂肪(fang),含(han)有多種營(ying)養(yang)成份,已經成為人(ren)們(men)(men)餐桌上的(de)美味佳(jia)肴,而(er)且白(bai)玉蝸牛(niu)銷路(lu)暢(chang)通,是出口(kou)創匯的(de)支柱產業。
1、生活環境
白玉(yu)蝸牛和(he)其(qi)他蝸牛一樣,喜(xi)歡(huan)在(zai)陰暗潮濕(shi)、疏(shu)松多腐殖(zhi)質的環(huan)(huan)境(jing)中生活(huo),晝伏夜出,畏(wei)光怕熱,最怕陽光直射。對環(huan)(huan)境(jing)極為敏感,當濕(shi)度、溫度不適(shi)宜(yi)時,蝸牛會將身體縮回(hui)殼(ke)(ke)中并分泌出粘液形成保護(hu)膜(mo),封住殼(ke)(ke)口(kou),以(yi)克服不良環(huan)(huan)境(jing)的干擾。當環(huan)(huan)境(jing)適(shi)宜(yi)后,便會自動溶解保護(hu)膜(mo)重新(xin)開始活(huo)動。因此在(zai)養殖(zhi)過程中要注意氣溫和(he)濕(shi)度的影響。
適宜溫度(du)為16—30℃,濕度(du)60%—85%,土(tu)壤濕度(du)在40%左(zuo)右,pH為5—7,當溫度(du)低于(yu)15℃,高(gao)于(yu)35℃時(shi)休眠(mian),停止生長和繁殖。
2、白玉蝸牛的食性
各(ge)種綠色植物及糠(kang)麩(fu)均可(ke)作為食料。一般春天以白菜、青菜、萵苣等闊葉植物飼(si)喂(wei);夏天可(ke)喂(wei)大量(liang)甘(gan)蔗、向日葵葉、各(ge)種瓜果皮渣(zha)等;秋天氣溫低,食量(liang)減(jian)少,可(ke)喂(wei)些菜葉、薯片等。白玉蝸牛不吃青草(cao)、雜草(cao),拒食有刺(ci)激性(xing)味(wei)道的蔥、韭菜、蒜。
3、繁殖
白(bai)玉蝸牛雌雄(xiong)同體(ti),異體(ti)交(jiao)配(pei)。人(ren)工養殖只要溫度(du)(du)、濕(shi)度(du)(du)適宜,一(yi)年(nian)四季均可(ke)繁(fan)殖。從出(chu)殼到性成(cheng)熟一(yi)般(ban)需(xu)6個月時間,交(jiao)配(pei)受精后15—20天即可(ke)產卵,把卵產在洞穴內。卵粒綠豆大小,外包一(yi)層白(bai)色發(fa)亮的(de)膜,每(mei)次產卵100—200粒,8—15天可(ke)孵出(chu)幼蝸,壽命一(yi)般(ban)5—6年(nian)。
4、飼養管理
(1)飼(si)養(yang)方式:按照養(yang)殖場地和設備,大(da)體上(shang)(shang)可(ke)分為室外(wai)開放式和室內封(feng)閉(bi)式兩種。室外(wai)式可(ke)挖土(tu)溝或建大(da)棚(peng),如(ru)果采取溝養(yang),土(tu)溝應建在背風向陽處,下挖50—70厘米,寬2米,長根(gen)據飼(si)養(yang)量而定,溝上(shang)(shang)面(mian)應一側(ce)高,一側(ce)低,稍(shao)有(you)坡度,上(shang)(shang)面(mian)蓋(gai)薄膜、竹簾,防逃并防止蛙、鳥類等天敵的傷害(hai)。室內養(yang)殖可(ke)用(yong)土(tu)盆、塑(su)料盒、木箱、水(shui)泥池等,用(yong)沙罩、濕布(bu)、薄膜等封(feng)口,保濕防鼠。
(2)飼養(yang)土(tu)的制(zhi)備:飼養(yang)土(tu)要求潮濕、疏松、肥沃,因此最好選用(yong)未(wei)污染的田園土(tu)、黃沙(sha),再加(jia)入少量石粉混(hun)合,經太陽(yang)暴曬(shai)3—5天消毒過篩備用(yong)。土(tu)方配(pei)比(bi)為:細土(tu)30%、沙(sha)土(tu)30%、黃沙(sha)20%、煤渣(zha)灰15%、石粉5%,加(jia)水后(hou)濕度在40%左右,即一握(wo)成團,一擊就散(san)。盆內土(tu)厚分為:成蝸10厘(li)米,生長(chang)蝸7厘(li)米,幼蝸3厘(li)米。飼養(yang)土(tu)1—2月(yue)更(geng)換1次。
(3)飼(si)喂方法。對(dui)幼蝸(gua)(gua)應(ying)喂些鮮嫩(nen)菜葉,再加(jia)一(yi)些精飼(si)料,溫度(du)不(bu)得低(di)于20℃,控制(zhi)在25—30℃,不(bu)要有過大的變溫,噴水時不(bu)要直(zhi)噴幼蝸(gua)(gua)。飼(si)料中含鈣食(shi)物(wu)不(bu)得缺少,1個月(yue)后轉(zhuan)入(ru)成蝸(gua)(gua)養殖(zhi)盆中,放(fang)養密(mi)度(du)要隨個體的不(bu)斷(duan)增長(chang)由密(mi)到稀。每平方米放(fang)養400—500只,收獲(huo)前為200—250只。60×30×25厘(li)米的飼(si)養箱可放(fang)養100只,5—6個月(yue)后,殼高4厘(li)米,體重40克時即(ji)可采收。
以(yi)上就(jiu)是關于(yu)白玉蝸牛養(yang)殖前(qian)景和技術的詳細介紹,希(xi)望對大(da)家有所幫助。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
【西寧大通優化產業結構推動農村產業發展】優化種植結構,發展生態養殖,打造地方品牌,推進產業融合……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產業深度融合、轉型升級,釋放農村產業發展新活力,青海省西寧市大通縣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推動農村產業優質高效發展。
2019-08-10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
【河北省將培育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從8月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旅游發展暨民宿質量提升交流活動上獲悉,河北省將以“周末在冀”鄉村旅游品牌為統領,開發培育太行山水人家、長城文化老家、壩上草原牧家、湖泊濕地船家、華北田園農家、海濱海島漁家六大鄉村旅游特色品牌,形成特色鮮明、...
2019-08-10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大連都市現代農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大連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立足市情農情,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大連市先后出臺《關于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意見》和《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綱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構筑現代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
2019-08-09綜合資訊國內農業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
【安徽休閑農業帶動農民就業58萬余人】從安徽省統計局獲悉,今年以來,安徽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整體發展質量不斷提升,上半年,全省休閑農業接待游客1.1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490億元,從業人員73.6萬人,其中農民就業人數58.3萬人。
2019-08-09綜合資訊農業資訊
農業農村部緊急部署第9號臺風“利奇馬”防御工作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年第9號臺風“利奇馬”目前位于我國浙江省象山南偏東方向洋面上,將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增強,10日凌晨到中午在浙江沿海登陸(臺風或強臺風級),也可能在浙江近海北上。
2019-08-09綜合資訊最新資訊